河南:大項目成就大動能 今日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個個零部件,通過流水線上十幾道標準化工序加工,最終成為一臺完整的投影機,完成質檢、包裝等程序后,成品將隨著物流走向全國各地和東南亞、歐美等國外地區……在河南南陽中光學集團整機整裝生產線上,人工生產線和全自動生產線正同時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行。
中光學集團董事長李智超告訴記者,得益于省市兩級政府的支持與重視,原計劃從開工到投產需要12個月的先進光學研究院與智能制造基地建設項目僅用9個月就順利投產。
項目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在于早建成、早投產。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介紹,為了促進項目落地生根,南陽市盡銳出戰抓項目,實行重大項目市級領導干部分包制度,形成了萬馬奔騰抓項目的局面;同時聚焦發力“壯鏈群”,以綠色食品、裝備制造、光電信息等為主攻方向,積極打造千億元級產業集群;還創新驅動強引擎,通過創建院士工作站、中試基地等,持續激活項目發展動力;另外,助企興企優環境,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時限壓減45%以上,為項目發展減負。
不僅在南陽,隨著項目建設機制逐步成熟、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地,河南全省投資拉動和產業帶動效應持續釋放,在推動經濟穩定向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日前,河南省第七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中,1443個項目結轉投產,1271個項目開工,611個新項目集中簽約,一場復工復產的交響曲在中原大地上快速奏響。
“2023年,我們要以精準要素保障和信息化監管手段為支撐,抓機遇,抓進度,完善機制,搞好服務,全年累計謀劃實施項目6000個以上。”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石新寬表示,2023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深入開展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三個一批”活動,以100個投資100億元以上的項目為重點,深入推進重大項目集中攻堅。
如今,隨著“三個一批”活動的持續推進,在河南,項目為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項目質量明顯提升、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動能也不斷增強。“通過‘三個一批’活動,解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的‘進’,實現更加堅實的‘穩’;強化新動能支撐的‘進’,實現更有活力的‘穩’。”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張占倉表示。(本報記者 夏先清 楊子佩)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