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后:家長應從四方面關注孩子健康
(資料圖)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為四時之首,萬象更新之始。開學后,市第四中心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周錦云提醒家長應從飲食、運動、起居、情志四方面加強對孩子健康情況的關注。
飲食
春天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反復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御功能極易下降,誘發感冒等疾病。此時如果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增強體魄,還容易消化,保護腸胃。注重平衡膳食,葷素搭配,種類多樣,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多吃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臟和心臟都喜歡蔬菜。蔬菜能幫助肝臟盡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多吃優質蛋白,牛奶等乳制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孩子補充營養的首選。
運動
春天是健康投資的最佳季節,經常鍛煉可以增加身體抵抗力,明顯減少一年中呼吸系統等疾病的發生。戶外運動不但對身體有益,最重要的是可緩解冬季的壓抑心情,鼓勵孩子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但春季乍暖還寒,受氣溫和人體自身因素的影響,身體的肌肉和韌帶還都比較僵硬,需要一個階段的調整,才能適應較大的運動量。因此,初春進行體育運動應以恢復人體的機能水平為目的,注意適度,不能盲目追求運動量。
起居
春天到來,天氣轉暖,致病的細菌、病毒等也繁殖迅速,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腦膜炎、猩紅熱、肺炎等傳染病最容易發生。“春捂秋凍”就是順應氣候的養生保健經驗,各位家長要注意小朋友的保暖。同時,開學后要保持早睡早起、不熬夜的好習慣,學習、活動等時間安排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幼兒和小學生每天10小時,初中生每天9小時,高中生每天8小時,提高機體免疫力。
情志
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培養健康興趣愛好,陶冶情操,學習有效交流和緩解情緒的方法。家長要引導小朋友主動參加家庭勞動和社會實踐,培養社交技能,讓其多與家人朋友溝通。關注小朋友的心理健康,當孩子出現情緒困擾和心理不適時,及時發現,有效疏導,使孩子保持健康心態,擁有快樂童年。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