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止跌回升
(相關資料圖)
記者2月15日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獲悉,1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8.9,比上月回升1個點,扭轉了去年初以來持續震蕩下行態勢,雖然仍在景氣臨界值100以下,但上升幅度達到近兩年來最高。
其中,分項指數和分行業指數均全面回升。8個行業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和住宿餐飲業上升明顯;分項指數中,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綜合經營指數和投入指數上升較為明顯。
對樣本企業開工率的調查顯示,1月份,開工率在75%及以上的占34.87%,比上月上升4.07個百分點;開工率在75%及以下開工的占47.64%,比上月下降8.16個百分點;未開工的占17.57%,比上月上升4.17個百分點。雖然指數上升明顯,但由于受春節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開工率仍然不高,復工達產率仍待提升。
當前中小企業運行呈現以下主要特點:企業發展信心開始回升。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加之春節消費回暖,中小企業發展信心大幅改善。市場預期有所提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今年宏觀政策基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各方面政策集中發力,市場信心有所提振。
成本止跌回升。受地緣政治影響,國際市場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能源原材料價格震蕩上行;其他經濟體通脹高企,美聯儲連續加息,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中小企業處于產業鏈末端,議價能力較弱,加之國內勞動力成本剛性上升,生產經營成本壓力繼續上升。
企業效益狀況有所改善。隨著生產經營恢復,以及原材料價格漲幅收窄,小微企業利潤有所改善。1月份,效益指數為74.0,比上月上升1.2點,反彈幅度較大,但仍處于歷史較低位。
目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中小企業面臨生產經營困難和結構升級難題。考慮到疫情沖擊后經濟修復需要一個過程,制定和實施各項政策要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市場、尊重規律,給予市場主體充分的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著力解決中長期結構性問題,政策出臺前要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注重與市場溝通,加強政策協調配合,把握好時度效,避免政策效應相互抵消或合成謬誤。
要安排好即將到期的涉企優惠政策的延續、優化或后續銜接,進一步發揮減稅降費和普惠型信貸措施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作用,有效激發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