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貿區貿易便利度加速提升_最資訊
(資料圖)
重慶自貿區貿易便利度加速提升
針對性出臺18條措施
經濟日報重慶2月19日訊(記者吳陸牧)近日,位于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片區的上汽紅巖汽車有限公司500輛消防車成功出口哈薩克斯坦。“得益于便捷的物流以及通關效能提升,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提速。”上汽紅巖國際業務部總監熊竹介紹。
成立5年多來,重慶自貿試驗區通過加快制度型開放、提高貿易監管水平、提升貿易運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等創新舉措,創新活力持續迸發。據海關統計,2022年重慶進出口總值達8158.4億元,創下新高,較上年增長2%。
去年4月,重慶圍繞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度等5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出臺18條措施。目前,重慶搭建起中西部地區領先的“1個自貿試驗區+6個綜合保稅區+4個保稅物流中心”開放平臺體系,為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兩江新區是重慶自貿試驗區的核心載體。近年來,兩江新區通過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便利,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兩江新區自貿辦主任鄭航介紹,兩江新區率先試點海關“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僅兩路寸灘綜合保稅區辦理擔保總額就超過1.32億元,平均每份擔保循環使用14次,為企業節約了成本。
重慶海關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處處長白燦介紹,重慶在西部地區率先開展區外加工貿易工單式核銷,解決因電子信息企業用料龐雜、工藝變化導致單耗核定難、申報難等問題。2022年,重慶市電子信息產業進出口4951.2億元,占同期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0.7%。
重慶海關攜手成都海關積極探索成渝兩地跨區域、跨部門的海關監管制度集成創新。去年,重慶海關與成都海關推動34條創新措施在兩地同步落地。為進一步暢通渠道,重慶、成都率先實施“綜保區設備零配件便捷監管模式”,壓縮通關時間25%,便利兩地企業開展零配件調撥、退換、維修等業務,助力川渝電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