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地產“招兵買馬”拓“舊改”:3.4億美元債7月待還 虛假宣傳頻出口碑待提升
中國網財經2月28日訊(記者 魏國旭)隨著各項利好政策落地,房地產企業招聘也悄然重啟。智聯招聘發布的數據顯示,春節后第二周,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等房地產相關行業招聘環比增速達23.2%。
求職旺季疊加市場變化,對于市場反應敏銳的中介機構行動迅速。貝殼在2022年末便啟動了“回家計劃”,召回離職經紀人,我愛我家、中原地產也增加了招聘計劃。除了中介機構,方圓地產、越秀地產等手中項目充裕的地產開發企業也在大力度招聘,且崗位涵蓋了從投拓開發到銷售的多個環節。
擁地企業開啟招聘
(資料圖)
一張招聘海報顯示,開年首場土拍中以總價59.11億元拿下兩宗土地的越秀地產北京公司近期正在招聘產品、工程、營銷、財務等多線條的員工,共有21個崗位。
同時啟動招聘的還有方圓地產。記者綜合各招聘網站統計,近期方圓地產相繼發布了30余個招聘崗位,其中涉及建筑設計、成本預算、客戶關系、舊改動遷等多個線條。
在2022年廣州第四輪土拍中,方圓地產聯合知識城集團,通過“民企+城投”聯合體形式競得黃埔長嶺居CPPQ-A5-1地塊,成為唯一拿地的民企。該宗土地為水西社區的留用地,2019年11月11日,水西社區和方圓地產簽署了《水西社區168畝留用地合作意向協議》。作為深度參與廣州舊改的房企,方圓地產2019年還簽約有大井村、沙溪村等項目。據方圓地產預計,公司舊改項目的開發時間預計為2年至6年,短期可轉化項目與長期儲備項目兼具。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當前招聘企業增多、招聘崗位增多,客觀上就是企業狀態逐漸改善的表現,包括投資拓展部門和其他銷售部門有活躍的表現。應該說,目前銷售端的數據已經有所復蘇和反彈,于企業來說也會產生觸動。從實際過程看,房企的經營策略也會有所改變,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也有分析指出,房企擴大招聘需求要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從可以產生直接效益的部門入手,關注人力成本和用工風險。
產品力有待提升
對于方圓地產來說,在招兵買馬蓄力的同時,還需要面對產品和宣傳中出現的風險。2022年7月,增城方圓云山詩意云璽交付,但業主的樓盤驗房報告提出了多達105條問題,包括減配、墻體結構性開裂,入戶門破損、裝修建材脫落等問題。
同樣出現客訴的還有南沙十里方圓項目。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有業主投訴南沙十里方圓開發企業廣州方圓輝宏房地產有限公司為了吸引購房者認購,擅自將原報建為陽臺的區域改建為房間,對外宣傳是“N+1”戶型、“同等面積多一房全城性價比之王”,故意隱瞞項目真實情況,誤導購房者認購,質疑其違反廣告法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方圓地產多家子公司近期因虛假宣傳受到處罰。廣東省住建廳近日發布的2022年度查處第三批違法違規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和物業服務企業名單顯示,珠海市方圓明臻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的方圓月島花園項目存在發布虛假廣告的行為,依法對其予以行政處罰,目前已整改。天眼查數據顯示,珠海市方圓明臻房地產有限公司是廣州市方圓樂臻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隸屬于方圓地產。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違法廣告公示信息則顯示,由方圓地產持股70%的惠州市輝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銷售時存在高層小區配套游泳池,小區主、次出入口,球場實際設置等內容的宣傳與實際交付不一致的情況,被罰沒金額為13萬元。此外,輝盛房地產還陷入了與施工方的訴訟,被中建四局六公司起訴要求支付工程款、違約金、趕工費共計約1.7億元。
債務到期壓力大
除了產品與宣傳受到詬病,方圓地產本身也面臨著債務到期的壓力。目前方圓地產存續1只美元債,為GZFYRE 13.6 07/27/23,存續規模3.4億美元,將于2023年7月27日到期。數據顯示,該筆債券價格自2022年6月一路下跌,目前約為16美元,在2月初創下了中資地產美元債當周最大跌幅-35.73%。
在岸債方面,方圓地產目前也存續1只“20方圓01”,存續規模9.18億元,將于2024年12月3日到期,今年年末面臨回售。據債券中期報告,截至2022年6月末,方圓地產的在手貨幣資金為25.82億元,較上年末已下降47.27%。
在2022年地產公司的普遍的評級下調中,方圓地產也未能幸免,多次被穆迪下調評級,由“B2”降至“Caa1”,展望“負面”。彼時穆迪指出,“評級下調反映出,由于未來6—12個月流動性疲弱,債務到期規模龐大,方圓地產的再融資風險加劇。負面展望反映出,該公司籌集新資金以滿足其再融資需求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穆迪估計,方圓地產的現金持有量及其經營現金流將不足以覆蓋所有到期債務。對此有分析認為,鑒于評級下調和融資條件收緊,方圓地產需要使用自有資金償還債務,這將使其資金靈活性變得緊張。
“方圓地產長期致力于城市更新項目,雖然這類項目土地成本較低,但開發周期長,資金沉淀大,對企業的資金要求較高。同時,公司業績出現下滑,導致資金鏈承壓的情況下,無法獲得金融機構的認可。”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表示。
對于公司目前資金是否充裕,有無債務違約風險等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致函方圓地產,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