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齊謀小微純電市場,“后來者”勝算幾何?_天天微頭條
東風納米、云度玉兔、江南U2……自五菱宏光MINIEV開始,中國電動車市場就迎來了小微型電動產品百花齊放的時代。緣何各大廠商會在更重品質的存量時代,紛紛投身“入門級”市場?
(相關資料圖)
隨著車企的紛紛涉足,小微型電動車市場產品競爭已趨于白熱化,“后來者”壓力恐怕更大;同時,“后來者”若不能尋得新突破口,樹立起新標簽,僅是一味跟風或也難以成功。
2月28日,東風公司宣布東創紫聯更名東風納米,新公司將以東風公司二級板塊的身份開啟獨立品牌運營之路,并專注小型純電賽道。
同一天,均瑤集團以入主云度汽車方式進軍汽車領域的首部作品,也選擇了小型純電車型——A0級純電SUV云度玉兔。
而稍早時候(2月26日),眾泰汽車子公司江南汽車首款新能源產品——純電小車江南U2正式上市,則讓消失已久的眾泰汽車重回視野。
中國經濟網 郭躍/攝
不止于此,自五菱宏光MINIEV大獲成功開始,中國電動車市場就迎來了小微型電動產品百花齊放的時代。歐拉好貓、長安Lumin、吉利熊貓mini相繼到來,比亞迪海鷗備受期待;而奇瑞無界、小螞蟻、QQ冰淇淋,以及五菱系的NanoEV、Air ev晴空、MINIEV、繽果更是已紛紛組建起小微型純電產品矩陣。
緣何各大廠商會在更重品質的存量時代,紛紛投身“入門級”市場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提到小微型車,不僅產品寥寥,而且市場聯想到的也大都是“低質低價”的低端產品。但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中國汽車企業技術的沉淀,以及電動化的加持,如今推出的小微型電動車已經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更鮮明的特色,無論設計、配置還是性能都較以往有了長足進步。
東風納米就提出,全新出發與提檔加速將重新定義小型純電車,把小型車做到極致、做成精品。云度汽車則認為,當下先做好“經濟艙”,將來再考慮“頭等艙”,后續每一款產品都會努力打造品質安全、智能觸手可及的國民精品車。江南汽車也表示,江南U2志在夯實“讓每一個年輕家庭感受智能出行的美好”的品牌使命,并成為“2023年最值得期待的智能純電小車”。
同時,小微型電動車的廣闊市場前景,也是大廠競逐的重要因素。據乘聯會數據,2022年,A00級與A0級純電市場快速崛起。其中,A00級純電車型批發銷量14.9萬輛,同比增長4%,環比增長7%,占純電車型總銷量的27%;A0級批發銷量為10.9萬輛,占純電總銷量的19%,兩者累計銷售份額已近整體的半壁江山,引發市場、企業追捧是自然而然。
此外,無論是想打場翻身仗的眾泰、想迅速躋身汽車圈的均瑤,亦或是自主品牌發展始終難有突破的東風,要想借助新能源春風實現目標,從小微型電動車入手恐怕是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因為小微型電動車大多功能性比較單一,代步的屬性讓其不需要有超長續航、奢華配置,較低的入門門檻可以讓這些企業更快速切入電動市場,分享紅利并再圖發展。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或許會有些骨感。首先,隨著車企的紛紛涉足,小微型電動車市場產品競爭已趨于白熱化,入門產品較小的發揮空間也讓同質化現象初顯,“后來者”壓力恐怕更大。
同時,以宏光MINIEV的大獲全勝為例,其是基于先發和品牌等多重優勢而成。造“人民需要的車”的五菱在入門級市場本就名聲在外,其又能較早洞悉市場空白,成功是水到渠成。而對于其他企業來說,若不能尋得新突破口,樹立起新標簽,僅是一味跟風或也難以成功。
此外,縱觀市場也很難找出僅依靠小微產品就能扎根立足的品牌。最終,快速完善產品矩陣,打造產品的豐富多樣,凸顯品牌的性格,或才是可以持續發展的基礎。(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