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訊!項立剛:抓住2023,6G關鍵之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對于6G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點,今年全世界范圍內要確立6G的愿景,也就是討論用6G來干什么的問題。這個過程中,各個國家會把自己的研究和需求表達出來,為未來確定一個大方向。這不僅會影響未來6G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也涉及到標準制定話語權的爭奪。
雖然6G的愿景還沒有被確定,但是業(yè)內已經逐漸形成了一些對6G的共同看法。第一,速度還會有很大提升,筆者認為會提升10倍;第二,除了毫米波之外,太赫茲會不會成為6G的頻譜也很受關注;第三,時延問題得到解決,以讓大量的高精度的智能控制成為可能。除此之外,智能交互和天空地一體化也將是兩個重要的突破方向。前者基于超越人類神經反應速度的6G通信速度,有望實現瞬間傳遞觸覺等感覺,實現廣泛的共享和人機交互;后者通過高、中、低軌道衛(wèi)星的組合,實現空、天、地、海一體化全覆蓋,能完成像遠洋養(yǎng)殖中的遠程巡查和管理能力、偏遠山地塌方的多點位全面監(jiān)測等任務。
6G主導權之爭在全世界早已展開。美國早有跨越5G直到6G的說法,已經開始了多領域布局;歐盟2021年決定在6G研究開發(fā)上投資9億歐元;韓國也計劃到2025年投資22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7億元);日本總務省為了扶持研究開發(fā),將投入66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53億元)新設永久基金。日本的NTT和KDDI近期簽署協議書共研6G光通信,力爭在2024年內掌握基本技術,尋求在6G領域成為世界標準。
能否抓住6G關鍵之年,對于我國保持在通信領域的優(yōu)勢地位也非常關鍵。日前工信部部長關于“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fā)”的表態(tài)也在市場上引發(fā)廣泛關注和熱議。筆者認為,盡管世界范圍內競爭激烈,中國在6G領域仍然具有一些先發(fā)優(yōu)勢。首先,中國擁有全世界通信技術最為領先的企業(yè)群,在智能互聯網應用上理解最深刻,智慧港口、智慧礦山、智慧農業(yè)、智能工廠等都早已經不是概念,而是大量的商用。而這些傳統行業(yè)對6G的需求,才是6G發(fā)展的基礎。其次, 眾多的中國企業(yè)已經對6G的多項技術進行研發(fā),有一定的技術積累。最后,中國電信運營商基于5G市場需求對6G網絡建構中的問題理解最為深刻,中國的移動物聯網用戶已經超過普通手機用戶,這些積累也是未來我們6G能較快在標準、商用鋪開的基礎。(作者是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