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說丨全國政協委員陳椿:建議將癌癥早篩作為強制性措施去推行_焦點熱門
【資料圖】
央廣網北京3月7日消息(記者 雷妍)肺癌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國家癌癥中心數據顯示,其年發病82.8萬人,年死亡65.7萬人,均位于我國惡性腫瘤首位。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院長陳椿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臨床上,通過體檢早期發現的肺癌患者越來越多,這大大提高了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在目前,我國仍有68%的肺癌患者診斷時已是晚期,導致我國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一些發達國家。
“低劑量螺旋CT能發現可治愈的早期肺癌,世界各國均推薦作為肺癌篩查的主要方法。”陳椿介紹,我國已經將低劑量螺旋CT篩查納入了肺癌篩查的指南,但高危人群接受篩查的比例仍然較低。為此,陳椿委員建議:將低劑量螺旋CT等常見癌癥的篩查手段作為強制性措施去推行。
我國惡性腫瘤發病人數逐年上升。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到2025年,預計惡性腫瘤的年患病人數將高達520萬人。
陳椿說,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升腫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惡性腫瘤高危人群的早篩參與度、將癌癥治療“關口前移”至關重要。而要提升人們“早篩”的參與度,降低早篩費用、提升早篩的可及性以及必要的政策推動、支持是有效且必要的。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