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藝東委員:建議拓展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建立先行區綠色股票指數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8日訊(記者 韓藝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全國政協委員、中泰證券總經理馮藝東帶來多個提案,涉及個人養老金配套制度建設、綠色金融發展等多項熱點話題。
暢通養老金配置權益類產品渠道
2022年11月,我國《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頒布,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1954萬人,繳費人數613萬人,總繳費金額142億元,開端總體良好。
【資料圖】
馮藝東委員指出,個人養老金在稅收政策、投資范圍和投資顧問服務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持續優化相關配套制度。對此,他提出如下三點建議:
一、細化稅收政策區分度。根據個稅繳納水平梯度設置稅收優惠水平,針對中高收入人群適當提升可投資額度與個稅抵扣水平;針對收入水平達到個稅起征點前投資的個人養老金額度,在領取時免收3%的個人養老金稅;探索根據持續參與時長與賬戶余額對養老金稅率進行梯度設置,激勵各收入層次群體參與、有效擴大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金額。結合財政承受能力與個人養老金替代目標,統籌第二、三支柱的稅收優惠,特別是對參與企業年金的企業員工可設置享有更高水平的稅收優惠比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據工作年限差異化設定稅收優惠補貼比例,鼓勵更多年輕群眾在配置第三支柱時敢投、能投、主動投。
二、優化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建議拓展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在現有基礎上兼顧流動性、收益水平與風險控制,增加非養老目標FOF、公募REITs、公募基金投顧等投資品類,暢通養老金配置權益類產品渠道,促進實現退休收入保障目的。
三、深化個人養老金投顧體系。建議金融監管機構在監管評價等方面制定激勵政策,鼓勵金融機構為投資者在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管理等方面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提供個人養老金全生命周期管理專業服務。針對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建立特色、專業的投顧平臺,設計多套固定的金融投資組合產品并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資產配置。
探索建立先行區綠色股票指數
發展綠色金融,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此,馮藝東委員提出如下五點建議:
一、科學設定“綠色企業”認定標準。建議國家發改委牽頭,參考企業所屬行業、主營業務、創新能力、行業地位等制定全國層面適用于不同類型企業的“綠色企業”認定標準和評分體系,并基于《綠色產業指導目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等對實體企業的綠色轉型行為進行精準認定;將傳統企業的實際節能減排效果、綠色轉型力度等指標一并納入“綠色企業”認定體系,對于先行區內處于轉型期的傳統企業,符合條件的一并納入“綠色企業”,同等享受各類優惠政策。
二、加大綠色債券創新發展力度。進一步加大綠色債券產品創新力度,鼓勵先行區企業發行資金用途更加明確的碳中和債券、藍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等創新產品;在財政貼息、擔保等方面給予綠色債券產品更多優惠政策,降低發行人的整體發行成本;通過適當降低商業銀行持有綠色債券風險權重、提高綠色債券質押率的方式,提高綠色債券吸引力。
三、大力發展綠色股權融資。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前提下,為先行區“綠色企業”及企業綠色轉型開辟股權融資“綠色通道”,優化綠色股權融資服務體系,縮短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等企業在首發上市、增發、兼并重組等環節的排隊時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四、探索建立先行區綠色股票指數。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在先行區范圍內選取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產業領域上市公司作為指數樣本,為市場參與者研究和投資綠色相關證券提供有效工具,引導資金投入到特定綠色經濟活動主題證券,加大對先行區綠色低碳產業支持力度。
五、強化證券經營機構助力企業綠色發展的政策激勵。建議證券行業監管部門及自律組織加強對證券公司綠色股權融資業務的政策激勵。可從綠色業務占比、企業綠色發展需求反饋、相關領域課題研究、綠色金融客戶宣教等領域衡量券商服務經濟綠色發展情況,對于發展水平較高的證券公司,進行適度的分類評價加分及創新業務試點資格傾斜。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