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報丨國產冒充進口,折扣價實際更貴
記者 白璐 陳璽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來,申城街頭出現了大量進口食品折扣店,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然而,記者近期走訪發現,不少進口食品折扣店名不副實:折扣店不折扣,“進口食品”似乎成了抬高價格的幌子;許多國產食品更是披上進口食品的外衣,欺騙消費者。
產地模糊,折扣不詳
在東昌路500號的“進口食倉”里,一款“燕子即發酵母”包裝袋上標注的制造商明明在廣西來賓,但商品標價簽上的產地一欄卻寫著“法國”;標簽產地為俄羅斯的“俄羅斯列巴”,實際產地為浙江嘉興。
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進口食品折扣店發現,約一半所謂的進口食品都是國產,卻打著進口的旗號售賣。
進口食品折扣店之所以吸引消費者,更關鍵在于店內商品標有“半價”“特價”“特賣”等醒目標志的折扣價。然而,記者比價發現折扣店的價格其實并不折扣。例如,250克裝的ILLY咖啡豆在進口食倉標價79元,在天貓超市的售價僅52元;270毫升裝的星巴克咖啡拿鐵在進口食倉標價12.5元,在“愛諾斯進口食品折扣倉”標價12元,在全家便利店標價11.9元,在天貓超市上買6瓶的團購單價僅為9.5元。
記者在一家進口食品折扣店結賬后,用手機搜索同款商品的價格,竟遭店員阻攔,更有甚者索性把價格標簽藏了起來。威海路629弄的愛諾斯進口食品折折倉和茂名北路146號的歡聚食品超市里售賣的部分食品無價格標簽,結賬時才能知道價格。
記者佯裝有意加盟致電部分商家。有老板告訴記者,付5萬元加盟費即可開家這樣的進口食品折扣店。開在周邊小區多的地段,不出一年就可回本,利潤率最低30%。該老板還透露,公司還可為加盟店派送高利潤的臨期產品,利潤率可達60%。
進口食倉的老板透露,在進口食品折扣店里售賣的商品分為“行貨”(正規渠道進口,貼有標簽)和“水貨”(可能通過走私渠道流入國內,商品上無中文標簽),水貨進價是行貨進價的80%,賣水貨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而且監管部門很難發現。業內人士指出,若公開售賣“水貨”,相關經營者的行為已涉嫌違反法律法規。
如何判斷進口食品是否正規
在這些進口食品折扣店消費,如何避免上當?
先看進口食品的標簽。正規的進口食品在產品標簽上會用中文標明原產國、生產商、中國代理商、生產企業在華注冊編號;國外公司委托國內企業加工的食品會標明委托公司、受委托公司、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執行標準、產地等信息,消費者一看便知。
再識破冒充進口食品的國產食品。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含有虛假內容。食品的標簽、說明書應當清楚、明顯,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事項應當顯著標注,容易辨識。食品與其標簽、說明書的內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銷售。
至于“折扣價”,消費者也應擦亮眼睛。商品打折是經營者的促銷行為,《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明確,經營者折價、減價,應當標明或者通過其他方便消費者認知的方式表明折價、減價的基準。未標明或者表明基準的,其折價、減價應當以同一經營者在同一經營場所內,在本次促銷活動前七日內最低成交價格為基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經營者不給商品貼價簽、阻攔消費者比價,涉嫌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
來源:解放日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