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動態:提升數字技能,點亮智慧生活
滿足不同人群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提升數字技能,點亮智慧生活
(資料圖)
本報記者 李 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3月29日 第 08 版)
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的重要舉措。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近日公布一批2022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優秀案例,有數字生活、數字工作、數字學習、數字創新等類別的30個案例入選,為深入實施《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加快彌合“數字鴻溝”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于2021年印發的《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對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全民終身數字學習體系,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數字技能穩步提升,數字鴻溝加快彌合”。
由蘇州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蘇州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打造的公益項目“愛心云屋——銀齡數字課堂”,就是一項旨在打通數字鴻溝的優秀案例。
“怎么在網上買菜、掛號、買火車票,我已經都學會了!”蘇州市民王杏云是銀齡數字課堂的一名“云學員”。自去年起,王杏云開始學習銀齡數字課堂推出的短視頻教學課程,很快就掌握了不少新技能。“這種感覺太好了,現在我也能像年輕人似的,‘一部手機走天下’了!”王杏云說。
銀齡數字課堂組織一批退休老干部、老年教師組成“銀發講師團”。他們在銀行、醫院、超市等特定場所拍攝教學視頻,真實還原老年人使用手機及各類智能設備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并一一進行講解。這樣,老年學員在學習時會很有代入感,能夠根據視頻指導輕松地學會操作。視頻課程還可以隨時回放,幫助老年學員不斷復習。
“截至2022年底,我們共推出直播課程13節,短視頻課程24節,點擊量超870萬余次,覆蓋了蘇州市區100多萬家庭的老年人。”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線上視頻課程外,銀齡數字課堂還在線下與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同搭建了智慧生活體驗服務點。“比如我們聯合大潤發優鮮、盒馬鮮生等平臺,開展‘線上買菜’直播課;在蘇州市的1000多個銀行網點,搭建起線下銀齡數字課堂老年咨詢服務點,增加課堂與老年人實際生活的結合度,切實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提升獲得感、幸福感。”
帶動村民共同富起來
提升農民數字技能,提高農民對數字化“新農具”的使用能力,是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的“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為鄉村振興提供助力,成為本次入選的一項數字工作類優秀案例。
“你身后的樹都不會動,是假的吧?”“天太藍了,肯定是特效”……去年夏天,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尉犁縣的短視頻拍攝者“疆域阿力木”,因視頻背景中“美到失真”的新疆風光而走紅網絡。現在,“疆域阿力木”在快手短視頻平臺上的粉絲量已超過500萬。而其個人頁面的第一個標簽就寫著“幸福鄉村帶頭人”。
“‘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發起自2018年。這是一個面向鄉村創作者的培養和孵化計劃,目的是激勵創作者圍繞鄉村生活風貌、特色民俗文化、農業農技知識等領域,進行短視頻內容創作,帶動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發展。”據快手科技副總裁宋婷婷介紹,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在全國范圍內扶持了100余名鄉村創業者,培育出近60家鄉村企業和合作社,年總產值達5000多萬元,累計帶動1萬多戶鄉村群眾增收。
“疆域阿力木”賬號的運營者劉元杰正是該項目的受益者。在成為“幸福鄉村帶頭人”后,劉元杰獲得了平臺更多流量扶持,開始為尉犁縣的蜂蜜、黑枸杞、香梨膏等特產“代言帶貨”。
“平臺在貨品和資源對接上為我提供了支持。雖然新疆蜂蜜的質量很高,但在過去,因為銷售渠道、運費等因素的限制,導致很多蜂農收入不穩定。現在,‘短視頻+直播’的形式為大家提供了新渠道。”劉元杰說,接下來,自己將把創作經驗分享給更多人,并希望帶動更多年輕人回到鄉村發展,大家一起幫助身邊的村民共同致富。
“總有一門課程適合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提出的主要任務與重點工程中,也包括“構建終身數字學習體系”。國家開放大學終身教育平臺正是本次入選的數字學習類優秀案例之一。
國家開放大學終身教育平臺于2022年5月20日正式上線運營。目前,該平臺已面向社會公眾提供了以國家開放大學自建課程為主的62萬余門課程資源。這些課程中,既有辦公軟件使用、數據庫應用技術、外語學習等職場技能課程,也有藝術鑒賞、寵物護理、養生健康等各類興趣愛好知識,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習者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湖南長沙市民唐鑫是終身教育平臺的一名忠實用戶。“去年,我當了媽媽,很多育兒知識都要從頭學起。好在終身教育平臺上有不少育兒課程,我利用碎片時間就能在手機上免費學習,感覺受益匪淺。”唐鑫說。
國家開放大學學習資源部副部長李薇介紹,除了貼近百姓生活的實用型課程,國家開放大學還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打造了品牌項目“院士專家講座”。“我們邀請了100余名兩院院士和400余名各領域專家在線授課,講授內容涵蓋空天海洋、信息技術、科學文化等11個領域。已有30個系列的課程在終身教育平臺上投放。這些課程的在線學習收看量都很高,廣受社會大眾歡迎。”
李薇說,“總有一門課程適合你”是終身教育平臺學習資源建設的重要目標。“希望接下來能夠更好地發揮終身教育平臺‘互聯網+’優勢,為有學習意愿的社會成員提供伴隨一生的教育服務,助力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