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男孩后腦勺著地突發中風
【資料圖】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吳卉仙 劉欣)宜昌男孩小丁(化名)才1歲7個月大,因為突發中風,被緊急轉運到武漢兒童醫院救治。經過及時搶救,原本半邊身體癱瘓的孩子大為好轉,能拿東西、單獨下地走路了。
一般人都認為中風(即“腦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見病,才1歲多男孩怎么會患上此病?原來,3月20日,小丁在家玩耍時不慎滑倒,后腦勺著地。當時雖然哭鬧不止,但是腦部沒有明顯傷口,家長也沒有重視。隨后,孩子“睡著”了,一個半小時起床后,孩子出現明顯異常,右臉鼓起一個大包,平時總是嘰嘰喳喳說不停,現在卻沉默不語,走路也不由自主地往右邊傾斜。家長趕緊把孩子送到當地醫院。經醫生一查,孩子的右側下肢和上肢肌力都只有一級(正常為五級),肢體完全不能活動,嘴角歪斜、鼻唇溝兩側不對稱、眼裂也不等大,很像成年人中風的癥狀。結合磁共振結果,醫生推斷小丁腦部存在血管梗塞,決定將他轉至武漢兒童醫院接受治療。
22日上午10時,武漢兒童醫院接到轉運申請,立即組織神經內科吳革菲主任、介入放射科/血管瘤科劉新獻主任、麻醉科等多科專家開展聯合會診,與當地醫院的診斷意見一致:孩子大腦血管出現梗阻,導致腦部缺血,必須盡早行介入手術疏通血管。
當日下午4時30分,小丁在120護送下抵達武漢兒童醫院,通過就診綠色通道迅速入住神經內科二病區,各科專家都已做好手術準備,給小丁立即進行了介入溶栓治療。因為孩子年紀小、血管細、腦部組織本身復雜,導管“前行”十分謹慎。好在,因為手術及時,腦血管堵點被打開,小丁沒有留下明顯后遺癥。術后第五天,孩子右手已能抓取物品,也能下地單獨走幾步了。
吳革菲介紹,成人中風多因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等老年慢性病而導致,但兒童腦卒中的病因和危險因素卻大不相同,多與血管畸形、血管炎、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內膜炎、白血病等疾病相關,或是像小丁這樣,遭遇頭、頸部外傷后出現。不過,小丁的具體發病機制仍不明確。
吳革菲提醒,兒童不會像成年人那樣主動訴說自己的病情,不會主動就醫,因此,家長要多留心觀察孩子,及早識別中風征兆。部分中風兒童早期會出現抽筋、一側肢體活動減少、失語、口角歪斜、眼裂不等大、意識水平改變、共濟失調、頭疼、惡心嘔吐等,一定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并及早就醫,盡快把患兒送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武漢晚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