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看:進階世界顯示產業之都——廣州市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模式調查
伴隨著視覺革命浪潮從標清、高清到4K乃至8K的迭代,國內顯示產業發展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廣州市選擇站上新風口,直面新挑戰。建設世界顯示之都,廣州已經形成全國領先、獨具特色的發展路徑,并全力向產業鏈上下游發力前行。
從廣州市區往返白云機場的高速路旁,420平方米的超高清大屏“白云之心”上,廣州美食、風光和拳頭產品交替閃現,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為每天進出廣州的數百萬人打開一扇了解廣州的窗;春節期間在廣州北京路步行街上,人們匯聚在8K裸眼3D大屏下,與探身出屏的宇航員揮手互動、拍照打卡,7天吸引343萬人次駐足……忽如一夜春風來,超高清視頻在廣州的爆發式發展,讓一度被視作夕陽行業的戶外LED屏煥發生機,并為諸多行業帶來想象空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超高清視頻是近年來被眾多城市推動的新興產業。廣州脫穎而出,搶占了這一新風口,位列賽迪“2022年新型顯示十大城市”之首。目前,廣州已打造了覆蓋攝錄編播的超高清全產業鏈,顯示模組市場占有率、4K板卡出貨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核心技術領域實現多項全國首創、世界領先,成為國家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全力朝著建設世界顯示之都與具有全球核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邁進。
全國領先、獨具特色的超高清發展路徑是如何形成的?在國內外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形勢下,廣州又將如何進階世界顯示之都?經濟日報記者近日在廣州展開了調查。
一個被“創造”的市場
走進“白云之心”等地標大屏的運營者——四開花園網絡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簡稱“4K花園”)展廳,一個個由超高清“視界”打開的市場呈現在眼前:新近登陸央視二套及咪咕等平臺的8K紀錄片《千年陜菜》第二季中,肉夾饃、涼皮等美食在細膩的鏡頭下令人垂涎,油從高處落下的瞬間畫面被高速攝像機逼真還原;戴上VR頭顯設備,中國街舞大賽總決賽現場映入眼簾,記者能以“裁判視角”身臨其境欣賞選手的精湛舞技;VR直播間內,帶貨主播“面對面”講解著,手中的化妝品色彩清晰動人……
“美人美食美景‘三美’題材能在超高清視頻下呈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的幾部紀錄片都凸顯出商業價值和對產業的帶動力,如《千年陜菜》成了陜西文旅業的一張名片,播出后讓陜西美食多次沖上微博熱門話題榜,紀錄片中出現的餐飲店門庭若市。我們也在探索‘超高清+VR元宇宙’等賽道,挖掘超高清在文體活動與遠程醫療、直播電商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場景,不斷解鎖新的市場藍海。”4K花園執行總裁李泓冰說。
今天的廣州能擁有一批馳騁藍海的超高清龍頭企業,緣于2017年時,作為全國顯示產業高地的廣東省在面臨一個靈魂拷問“還有多少人看電視”時所作出的抉擇。
“回顧過去,廣東省電視機產量在國內長期領先,隨著越來越多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在廣東啟動建設,如何創造新的市場需求消化未來產能,成為推動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動傳統電視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高裕躍告訴記者。當時,視覺革命的浪潮從標清、高清剛開始向著4K迭代,廣東期待能迅速推廣4K電視網絡應用,卻面臨著缺4K節目內容、缺4K終端設備、缺網絡帶寬、缺4K電視用戶四大難題。為破解難題,廣東省于2017年啟動新數字家庭行動,明確在廣州、惠州開展試點探索。
正是從這一年起,廣州市鉚足勁干了幾件大事,從無到有培育市場:一是建設示范社區,針對“四缺”難題,引入內容制作企業4K花園,獎勵運營商,打造了18個4K電視網絡應用示范社區,并支持4K花園與廣東電視臺共建創作中心,在全國率先開播廣東影視4K超高清頻道;二是承辦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大會,利用高規格的年度盛會廣發“英雄帖”,帶動一批專精特新企業落戶;三是搭建產業載體,推進重大項目,助力4K應用駛入“快車道”。
2018年底,廣州發布國內首個超高清視頻產業政策,首次提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產業體系。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著眼制造端、內容端、應用端的全方位融合發展精準發力,以期率先創造并啟動超高清產品的市場需求,打通了廣州內部產業鏈,實現以內容供給帶動產品銷售。
“廣東省、廣州市敏銳地捕捉到科技大勢,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成長的沃土。”4K花園董事長吳懿告訴記者,4K花園于2017年南下羊城創業,從一家小公司發展為國內領先的超高清技術應用平臺和最大的超高清內容集成與分發平臺,營收和利潤均保持每年30%以上的高速增長。
作為廣州謀劃布局的超高清產業鏈一環,4K花園一落戶就接到了政府下的“KPI”,全力聯合上下游生產集成了大量超高清內容,推動內容在4K示范社區落地;并聯手廣東的電視機、移動終端大廠,大規模推廣超高清品牌……“實踐證明,廣州市政府看得挺準。最初的4個缺乏,核心是缺4K的內容和應用。只要把內容這個‘牛鼻子’抓住,補上短板,其他3個短板就會順理成章成長起來。”吳懿說。
除了路徑選得準,超常規的政策扶持、得天獨厚的產業積淀,也為廣州形成超高清大市場提供了支撐。
“我們制作的優質內容能拿到省市大力度的補貼、獎勵。只要與超高清相關,相關部門的審批速度和政策執行力均非同一般。廣州市和白云區還在產業用地、稅收、人才綠卡等各方面提供便利,讓產業鏈上的企業感到溫暖。”吳懿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資機構,廣東的新媒體基金、廣州基金、深圳的前海母基金等均為我們的股東,有這么多機構義無反顧地信任和支持一家發展初期的高科技企業,令人難以想象。”
今天,廣州已成為全國超高清內容生產和聚集中心,豐富的供給帶動了終端制造和應用市場。高裕躍介紹,2022年,廣州超高清節目儲備超1.9萬小時、全國第一。動漫、游戲、電影、紀錄片已成為廣州超高清數字內容的優勢項目,涌現了國內首部8K紀錄片《萬物之生》、4K電影《南越宮詞》等精品。
“以廣州廣播電視臺南國都市4K超高清頻道開通為重要節點,目前廣州具備4K電視收看網絡帶寬條件的居民已突破350萬戶,4K電視市場銷售占比突破70%,實現了家庭應用普及。”高裕躍說。
破解“卡脖子”的路徑
廣東省超高清視頻前端系統創新中心門前,一輛長達17米的4K轉播車引人注目。集裝箱式的車身上印著“中國(廣州)智造”,車內仿佛一個匯聚和展示尖端國產超高清轉播設備的“超市”:攝像機、鏡頭、導播臺、監視器……一系列關鍵設備分別來自超訊通信、4K花園、扳手科技等產業鏈各環節的優秀企業,核心設備國產化率超過85%。
“這不僅是廣東省首臺套,更是全國首臺套,能滿足奧運會級的轉播需求,打破了國內廣播級轉播設備被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該中心運營方、廣東圖盛超高清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維說,該車不僅被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評價為“完全可以滿足省、市電視臺的日常需求”,還經受了頂級轉播活動的檢驗,圓滿完成中超足球聯賽海口賽區的直播任務。該中心打造的另一輛可稱為“超超高清”的8K轉播車也已完工,待檢測后即可商用。
長期以來,絕大多數國內電視臺和制作機構均采用進口設備生產內容,廣州為何不惜投入推動自主設備研制?廣州在全力推進4K普及過程中發現,打通“端到端”產業鏈面臨一個嚴重掣肘——購買進口采編播設備居高不下的成本,令許多企業望而生畏,不愿涉足內容市場。廣東省2020年印發的超高清產業發展計劃中也指出,產業存在“4K前端攝錄等關鍵設備主要依賴進口”導致“4K節目內容匱乏”的問題。
對此,廣州于2021年底出臺第二個產業發展計劃《廣州市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打造前端攝錄廣州解決方案,促進節目制作成本降低。“廣州市全力支持省創新中心建設,正是為了解決超高清視頻制造的‘卡脖子’問題。”李維說。
觀察國造轉播車從0到1的飛躍可以發現,廣州解決方案的核心在于建立一種充分激勵、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協同創新機制。
“中心采用‘公司+聯盟’的方式,在訪遍國內幾乎所有超高清視頻相關企業、機構后,篩選出產業鏈上各具優勢的企業和院校,將它們串聯到一個平臺上,攻關前端核心技術、設備等全鏈路國產化解決方案。”李維說,諸如擅長做超高清攝像機的扳手科技、擅長技術應用和內容制作集成的4K花園、5G領域的上市公司超訊通信等諸多企業,均主動匯聚并深度參與進來。
創新中心為何具有如此凝聚力?李維告訴記者,這源于大家很容易發現,在超高清視頻這個相對空白的領域,無論是搞研發還是拓市場,形成合力對于“功力”提升至關重要。“一臺轉播車,是千百樣設備的集大成、數十家企業各種產品的合體。過去,企業單拿著一個攝像機推廣,紙上談兵,客戶很難下決心做替換;如今,我們把全部國產產品集成在一個系統中,經過測試和市場驗證,能清楚展現真正實力,增強客戶信心。”李維說。
平臺模式的另一優勢是,能夠幫助企業發現新的市場需求,找準新的研發方向。李維告訴記者,原本專做電影攝像機的企業,通過合作開辟了電視攝像機的大市場;專做內窺鏡的企業,在平臺上可利用超高清畫質、毫秒級的傳輸,拓展遠程醫療的藍海。“大家一起研發、不斷改進,先讓各行各業用起來,再慢慢做大做強、提高性價比,讓國產產品逐步替代進口。”李維說。
超高清視頻前端系統創新中心只是廣州為攻克自主關鍵核心技術、補齊產業短板所打造的協同創新平臺之一。近兩年,廣州還大力支持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等國家級新型顯示創新平臺建設,逐步提高顯示面板生產線裝備國產化率;推動建設了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共同促進行業標準制定,為企業提供一系列公共服務。
“如今,廣州實現了從顯示面板、前端攝錄、內容制作、內容播出到終端產品、行業應用的超高清全產業鏈加速發展升級,產業發展呈現出核心部件制造規模大、顯示技術布局路線廣、產業集群協同效應強等鮮明特色。”高裕躍說,廣州是全國最大的超高清電視模組生產基地,樂金顯示及合作伙伴在廣州年生產電視及顯示器模組超7000萬臺;廣州企業產品覆蓋LCD、OLED、電子紙等多條顯示技術路線,在液晶顯示領域長期保持領先,并積極布局Micro-LED、印刷顯示等領域,取得一批創新成果。
跨界合作場景無限
隨著一個個短板逐步補齊,廣州超高清視頻產業總規模已超2300億元,但邁向世界顯示之都的前路并非坦途。高裕躍表示,一大問題在于產業發展市場環境方面。由于國際貿易鏈重構影響產業原有分工合作,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廣州超高清產業的全球布局受到挑戰,鍥而不舍提升產業發展核心能力、瞄準前沿技術和市場熱點持續創新,成為廣州鍛造超高清產業全球核心競爭力的不二路徑。
開啟機遇之門,拓展龐大的新消費市場,必須依靠創新。在即將投入商用的8K轉播車上,搭載了一款名為“滿天星”的國內首個8K+3D VR直播拍攝系統,憑借其專業級技術和內容創制打開了廣闊的消費級市場。“我們自研的‘滿天星’把高分辨率的8K、3D、VR技術疊加在一起,提升的不僅是清晰度,還有立體感,帶給觀眾真實的沉浸式體驗。”4K花園副總裁兼4K前端技術總工程師于路說,這一深刻的技術革新能打破空間限制,還原場景,在直播帶貨、玩游戲、看賽事等諸多領域市場潛力巨大。
如今廣州超高清行業企業競相推出創新產品,應用場景如星火漸成燎原之勢。高裕躍說,珠江數碼已開通21個地市衛健局與30家定點救治醫院的遠程醫療系統;網易、酷狗等互聯網骨干企業促進AR/VR產業集聚與融合創新;慧眼科技提供的智能裝備涵蓋機器人裝配、貼標讀碼等應用……值得期待的是,支持8K分辨率拍攝與數字內容創作的高通驍龍8系列手機與英偉達40系顯卡已上市,將有力支持現有動漫游戲等數字內容,以及機器視覺應用向4K/8K、AR/VR遷移。
當然,對于廣州而言,要在更廣闊的市場上推動超高清落地普及,尚需產業鏈上下游更緊密地合作,也亟待加強跨界創新,深化相關行業的開放合作,共享超高清時代機遇。“接下來,我們將積極發展商用顯示產業鏈,探索移動終端產業鏈,拓展上游裝備材料產業鏈。”高裕躍說。
記者了解到,為加速打造世界顯示之都,廣州正積極向產業鏈上游進軍,支持裝備材料集聚,降本增效;在產業鏈下游,大力支持終端產品創新,拓展商用顯示應用。同時,積極推動現有企業跨界合作,開放創新。
如今,廣州正謀劃布局移動終端和汽車顯示產業鏈,讓移動的小屏帶動8K的大屏;廣州百億級攝像頭模組產業企業正積極轉產智能網聯汽車所需車載攝像頭;芯片設計與制造企業正積極拓展汽車芯片業務并在南沙、黃埔集聚;國光、4K花園等企業正布局VR整機制造和8K VR節目制作……
在廣州背后,更有粵港澳大灣區超高清視頻上下游產業一盤棋發展的強大支撐。廣州攜手佛山、惠州建設的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是全國首個跨區域、跨領域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灣區內多個城市也正積極布局相關產業配套。接下來,廣州將與相關城市緊密協作,加速打造世界級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 張建軍)
來源:經濟日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