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男子狂減40斤割肝救女 焦點速看
“爸爸,抱抱!”看著女兒清澈的目光、甜甜的笑容,伸過來的肉乎乎的小手,小張輕柔地將女兒抱起,在這一刻,他覺得此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2歲的女兒患重疾需要進行肝移植,經檢查,父親小張的肝臟可以匹配,但因為他當時體型肥胖,患有脂肪肝,并沒有達到肝臟移植的要求。為了救女兒,他用8個月的時間瘋狂鍛煉,不碰葷腥食物,減重40斤,“甩掉”了脂肪肝,最終成功完成了肝移植手術。近日,父女倆都已出院。
紫牛新聞記者|梅建明 郭一鵬 圖片和視頻/受訪者提供
2歲女孩
(相關資料圖)
腹部腫脹如鼓,患重疾需要肝移植
出生于河南濮陽農家的小張,是一名95后父親。2年前,女兒諾諾的出生,讓一家人都非常開心。女兒健健康康的,活潑可愛,不久后,妻子又懷上了二胎。正當一家人沉浸在迎接第二個小生命的幸福中時,一場意外來襲。
“2022年5月,不到2歲的諾諾腹部開始腫脹,小便發黃,胃口變差,不怎么吃飯,我和愛人便帶她到醫院檢查,做了彩超,醫生發現諾諾肝臟不太好。”小張告訴記者,他帶著女兒到離家近的一家醫院做了遺傳基因鑒定,最終確定女兒患了肝內膽汁淤積癥,這種癥狀是因為諾諾罹患先天性膽道閉鎖所致。
小張說,他怎么也想不到,女兒這么小,怎么會得這樣的病呢?一家人陷入了絕望……后經朋友介紹,小張帶著女兒從當地醫院轉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022年9月,諾諾轉到了我們醫院,她的體型比正常的孩子要小,來醫院的時候,她的肚子已經脹得特別大,且出現了肝硬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外三科主任郭文治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如果不做肝移植的話,會發展成肝衰竭,那孩子基本就無法救回了。
郭主任告訴記者,先天性膽道閉鎖是一種相對高發的出生缺陷,每5000-8000個活產兒,就有一個不幸患病。因為肝內外膽管狹窄或完全閉塞,膽汁會被淤積在肝臟內,形成纖維化、腫大、腹水,進而造成嚴重的肝衰竭、死亡。如果不加干預,絕大多數患兒會在嬰幼兒期間夭亡,較好的方法就是進行肝移植。
暴走的父親
8個月減重40斤 成功為女兒捐肝
小張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詢問醫生得知,孩子比較小所以急需手術,但肝源比較緊張,需要排隊等待,所以捐肝最好的途徑便是親人供體。于是小張和妻子立即在醫院做了檢測,“檢測結果是我和愛人都匹配,愛人提出由她來做肝移植,但我考慮到她剛剛生完二胎,還是剖宮產,身體并沒有恢復,所以決定由我來做肝移植。”小張說讓他沒想到的是,又一個意外出現了,“我當時體型有些肥胖,被查出患有脂肪肝,不適合移植。”
為了救女兒,小張下定決心要快速減肥。減肥前,小張體重170多斤,他的計劃是通過鍛煉和調整飲食來減重。“我開始暴走,清淡飲食,同時拒絕葷腥。”小張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減肥期間,為控制飲食,他只吃豆制品、蔬菜以及紅薯玉米等雜糧,但凡葷腥,自己根本不碰。
“這8個月我全力減肥去脂,女兒是我所有的動力。”小張說,他每天圍著村莊跑步,長達數小時,跑到跑不動為止。“其實醫生說我可以適當吃些牛肉、雞肉之類的食物,但我害怕影響減肥,沒敢吃。有時感覺扛不住,頭會發暈,但咬牙堅持一下就過來了。”經過8個月的時間,小張成功將體重降低了40斤,做手術前體重接近130斤。經醫院檢查,他成功“甩掉”了脂肪肝,變成了合適捐獻健康肝臟的供體。“這一刻,感覺女兒有希望了。”小張說。
醫院援手
慈善救助項目 讓一家人松了一口氣
健康的肝源有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接下來面臨的困難是巨額的醫療費。小張一家經濟并不寬裕,孩子生病前,他在外務工,妻子全職在家照顧孩子,積蓄微薄,孩子生病后,小張需要一直帶著孩子看病,也沒有再工作,因此這筆醫藥費讓一家人很發愁。
幸運的是,醫院告訴他們,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移植中心進行肝移植手術,可以獲得一筆慈善救助,“考慮到目前國內先天性膽道閉鎖和膽性疾病的患兒比較多,為了挽救更多這樣的患兒,我們醫院開展了一個免費救助項目。此救助項目是從2023年開始的,18周歲以下確診先天性膽道閉鎖的患兒在我們醫院肝移植中心進行肝移植手術,可獲得10萬到15萬元的慈善救助。”郭文治主任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有了這筆資金,基本可以保障患兒免費地接受肝移植手術,讓患者家庭在經濟上渡過難關,也給患兒后續的生活有一個保障。
小張說,當醫院把這一好消息告訴他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除了對醫院連聲稱謝外,所有的言辭都是多余的。3月5日,小張和諾諾同時被推進了手術室。“由于諾諾的膽道和動脈比較細,有些只有一兩毫米,手術還是有難度的,但在醫護人員們的共同努力下,持續6個小時的手術圓滿成功。”鄭大一附院諾諾的主治醫師王智慧告訴記者。
“諾諾完成手術已有二十多天了,皮膚不再發黃,胃口也比以前好多了。諾諾的各項檢查指標都很正常,符合出院條件。”郭主任告訴記者,目前諾諾和張先生均已出院。
“父親的肝臟切得比較少,對他以后的生活、工作基本上沒有影響。對于諾諾來說,只要按規律服藥,定期復查,以后的生活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主治醫師王智慧說。
“我現在就想盡快工作,因為家里有兩個孩子,我要把家庭的責任承擔起來。等孩子完全康復后,我想領著孩子到外面轉一轉。孩子小時候,我陪她比較少,多數是她媽媽和奶奶陪著她。我以后要多陪陪孩子,孩子這么小,就接受了一場大手術,想想就心疼。”小張告訴記者。
如今,小張和孩子已經出院了,希望諾諾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能夠快樂健康地長大,一家人迎來美好幸福的生活。
新聞名詞
先天性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占新生兒長期阻塞性黃疸的半數病例,其發病率為1∶8000-1∶14000個存活出生嬰兒,但地區和種族有較大差異。以亞洲報道的病例為多,東方民族的發病率高4-5倍,男女之比為1∶2。
先天性膽道閉鎖是一種肝內外膽管出現阻塞,并可導致淤膽性肝硬化而最終發生肝功能衰竭,是小兒外科領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也是小兒肝移植中最常見的適應證。
來源:揚子晚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