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訊:西媒:社交網絡或增加銀行業動蕩風險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道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3月27日刊登題為《不同于2008年時的銀行業危機:點擊帶來的不確定性與社交網絡》的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自從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破產清算以來,市場一直在評估蔓延風險有多高,以及銀行業疲軟會有多嚴重。盡管在3月初引發了恐懼,但當前的金融緊張局面與2008年的情況有很大不同。這次,有三個因素對事態的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而且在2008年時并沒有這么重要):社交網絡、技術和監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就推特等平臺而言,它們在傳播信息和放大不確定性上發揮了影響。社交網絡是一個范圍廣大的通訊渠道,它們影響著各家企業的聲譽及其愿景。同樣,這些應用程序將話題焦點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上,這也會沖擊人們對局面的感知。
花旗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在上周的一次聽證會上說:“伴隨著幾條推文,硅谷銀行倒閉的速度比在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快得多。社交網絡是革命性的,它是一個分水嶺。”
她并不是唯一強調社交網絡在當前銀行業動蕩中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人。瑞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多諾萬說:“這是推特一代的第一場銀行業危機。”在他看來,一家公司的聲譽現在比在過去重要得多,可能比其他理性因素更重要。最近幾天的案例表明,這些通訊工具能夠造成更加疲軟的局面。
除了社交網絡的麻煩之外,還有另一個技術因素:只需幾秒鐘即可提取存款的便利性。隨著網上銀行的出現,儲戶們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他們的賬戶。因此,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公司可能會面臨大量取現。“只需點擊幾下,你就可以完成取款。”多諾萬指出。因此,存款外逃會很快地發生。
盡管社交網絡和技術可以推動任何危機幾乎即刻就發酵,但管控相比15年前也更多了。因為雷曼兄弟的危機,歐盟通過監督和更強的金融壓力測試加強了銀行業監管。同樣,資本要求也更高了,該行業的杠桿率比那時低得多。
國際資本市場協會顧問鮑勃·帕克表示:“我不認同金融領域正在形成系統性風險的觀點。”他強調,最近的問題出現在特定的投資組合和特定的案例中,不能外推到整個行業。歐洲中央銀行監事會主席安德烈亞·恩里亞也贊同這一看法。
這次產生影響的另一個問題是缺乏信心,這導致了存款外逃和銀行收支失衡。因此,對于遏止更多像當前發生的局面一樣的情況,不陷入恐慌并給予該行業信任是很重要的。
信心對金融至關重要,而且正如歐洲銀行管理局主席何塞·曼努埃爾·坎帕上周指出的那樣,經濟形勢與2008年時相比差別很大。(編譯/蘇佳維)
來源:參考消息網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