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楊柳飛絮如何防護?被蜱蟲叮咬如何處理?春季出游別忘查收這份提示-世界新動態
央廣網北京4月9日消息(記者 宋雪)春風和煦,又是一年出游好時節。近日,北京部分地區開始進入楊柳飛絮期,昆蟲也逐漸增多。外出游玩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春季踏青需要注意什么?有關部門和專家給出建議。
出門遇到楊柳飛絮怎么辦?專家給出防護建議
【資料圖】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和北京市氣象局日前聯合發布了2023年北京楊柳飛絮始期預報。根據預報內容,中心城區和南部城區將于4月4日至7日進入飛絮期。城區東北部于4月6日至9日開始飛絮,城區西北部將在4月7日至10日見到飛絮發生。
按照專家預測,今年楊柳飛絮第一次高發期將出現在4月9日-15日,主要影響五環內城區,主要飛絮樹種為毛白楊;第二次高發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區域為城區和平原區,主要飛絮樹種為歐美楊、青楊、垂柳及旱柳;第三次高發期5月中旬,主要區域為山區,主要飛絮樹種為部分歐美楊,對城區無明顯影響。
面對楊柳飛絮對部分市民生活造成的困擾,專家也給出了防護建議。在外出時要做好個人防護,一次性防塵口罩、墨鏡、防護鏡、紗巾等均可起到有效遮擋飛絮作用。進行戶外鍛煉等室外活動盡量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飛絮較輕的時段。居家期間請注意關閉紗窗,避免飛絮飛入室內。外出回來,可以用清水清理面部,用生理鹽水清理鼻腔和口腔。春季過敏源較多,雖然沒有研究表明飛絮本身會導致過敏,但專家建議敏感人群若出現過敏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郊外旅游謹防昆蟲叮咬 蜱蟲不可直接用手捏碎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外出郊游時要注意飲食衛生、飲水衛生,不喝生水,到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正規餐館就餐;野外就餐最好攜帶有密封包裝的食品;打開包裝后的食品應盡快吃完;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老人、體弱人群及孩子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慢性病患者盡量避免高強度運動;有過敏史的人盡可能少到戶外活動,盡量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隨便聞花草,外出時要佩戴口罩進行防護。
春天萬物復蘇,昆蟲開始活躍,郊外旅游應注意謹防昆蟲叮咬。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游客應盡量避免在昆蟲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應當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長袖衣服、扎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里。
北京急救中心還指出,春季昆蟲逐漸增多,如不慎被蜱蟲叮咬,千萬不可直接用手將蜱蟲摘除或用手指將蜱蟲捏碎,一定要到醫院診治,蜱蟲被麻醉后取出是最好的辦法。外出游玩時最好穿緊口長袖衣服,少裸露身體,如攜帶寵物出行,盡量不要在草叢內停留過久,寵物被蜱蟲叮咬后攜帶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春季天干物燥,是森林火災的多發期。對此,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示游客前往涉山涉林旅游景區時應注意不攜帶火種,不吸煙、不使用明火;前往涉山涉林旅游景區內正規經營性露營基地露營時,嚴格遵守戶外用火、防火規定,避免在森林防火區野外用火;謹慎使用大容量戶外移動電源,按照操作規范安全使用電器設備;入住鄉村民宿時,不在鄉村民宿以外林區吸煙、燒烤、放孔明燈、燒火取暖、打火把照明。
來源:央廣網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