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礦坑蝶變“歡樂奇跡”|環球熱門
(相關資料圖)
△湘江新區湘江歡樂城礦坑生態修復利用案例
背景:湘江歡樂城位于湖南湘江新區坪塘街道,基地舊址為原坪塘鎮湖南省新生水泥廠。基于較為豐富的石灰巖資源,自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該區域陸續集聚了數十家建材、水泥、化工企業,為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長期無序開采和粗放式發展,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采石基地永久地留下了一處長 440 米、寬約 350 米、深約 100 米,敞口面積達 18 萬平米的巨型深坑,成為一個滿目瘡痍、千溝萬壑、雜草叢生的地表 " 瘡疤 "。" 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 ",是當時周邊環境的真實寫照。
措施:湘江新區以生態修復和城市更新為落腳點,擯棄了常規的填埋處理方式,綜合運用科學手段和建筑藝術等獨到處理手法,著力保護礦坑內自然水體及微生態環境,巧妙利用礦坑在不同標高的垂直地勢關系,設計將 3 萬平米歡樂雪域的建筑體量懸浮于深坑之上。同時,結合礦坑立體標高,建設懸浮于深坑之上的歡樂雪域和歡樂水寨兩大樂園。水寨內的建筑物、設施滑道、水池、道路、綠化等均依地形而建,充分利用天然礦坑因地制宜形成的 40 米落差,分別組織屋頂水樂園、上區水樂園、下區水樂園三種標高層面的空間關系,并對應兒童游樂區、青少年嬉水區及家庭游樂三大功能板塊。
成效:通過對廢棄礦坑的巧妙治理,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同時帶動了周邊旅游、酒店餐飲和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截至目湘江歡樂城累計接待游客近 200 萬人次,創造就業崗位 8000 個,實現營收破 2 億元。從此,城市廢棄礦坑精彩逆襲,蝶變成了世界矚目的 " 歡樂奇跡 ",游客們流連忘返的 " 玩樂天堂 "。
湘江歡樂城的建設,大大提升了土地升值空間,有效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實現了工業廢棄地環境更新、生態修復、轉型發展、文化重建的目的,成為生態修復新典范、產業轉型新樣板、文化旅游新地標。
來源:湖南省自然資源廳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 " 晨視頻 " 客戶端,搜索 " 幫忙 " 一鍵直達 " 晨意幫忙 " 平臺;或撥打熱線 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 19176699651。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