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失業率19.6%,就業形式嚴峻應如何破局?啥專業好就業_天天百事通
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已達19.6%,也就是說就業形勢對年輕人越來越不友好,差不多5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找不到工作。
統計局的工作人員同時也披露了另一個數據,說4、5十歲的高學歷人群工作相對穩定,由此得出結論,說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工作困難都是暫時的,因為年輕人都是高學歷,所以就業形勢以后會好起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兩者到底有沒有關系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但年輕人就業難卻是當下真真實實的存在。
統計局把年輕人就業難的原因歸為今年畢業生人數多身上。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今年畢業生特別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不是政策上延緩就業,考研擴招也不至如此。
問題雖然可以往后推,但終有一天是要面對的。
就業難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增長的放緩。
諸位可能還記得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GDP的增速都是8%左右的,這個8%不是拍腦袋拍來的,而是綜合各種因素得來的。
這里說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把經濟增速定在8%左右,就可以創造當時的差不多的就業崗位。
有人可能會問了,就業有那么重要嗎?
重要,太重要了。
有一句話,叫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歷史上我們的上山下鄉本質上也是城市不能為待業青年提供足夠的崗位,所以才會有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
當時的口號是“我們也有一雙手,不在城里吃閑飯”。
有人說,現在怎么就不插隊了呢?
插隊你得有個基礎,得有個隊讓你插,現在已經是承包到戶,而插戶是不可能的。
經濟學中把中國經濟這種形態稱之為城鄉二元結構,通俗一點說農村是緩沖區,是軟著陸的著陸點,如果經濟危機在城市爆發,那就是硬著陸了。
還說回就業問題,如果說前些年把經濟增速定在8%就能把問題解決,現在為什么不把經濟也定在8%呢。
我們來看下發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
那個時候我們的經濟發展主要支撐點是出口,也就是外向型經濟,但出口的現狀不盡如人意大家也都知道。
還有就是投資,這玩意兒該建的早就建完了,再說投資的回報周期又特別的長,想要看到短期效應幾乎不可能。
消費呢我們提出了內循環,但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又擺在哪兒。
這也就是不能把經濟增速定得太高的根本原因。
經濟發展得不好增速自然上不去,增速上不去就業也就不會很好,這樣一圈一圈的惡性循環下來會使情況越來越不明朗。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辦法便是經濟的轉型升級。
不管是高科技還是虛擬經濟,都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選項,并且,這些也已經是別人走過的路,我們也用不著下河摸石頭了。
金管會、證監會的提格就是個明確的信號。
隨著注冊制的全面實行,我們的3000點大牛市是真的要結束了。
對于就業市場來說,金融相關專業可能會樂觀一些。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