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最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服務” 江蘇通州居家養老觀察|世界視訊
新華社南京4月18日電 題:“為最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服務”——江蘇通州居家養老觀察
新華社記者朱旭東
(資料圖)
記者日前見到喻祝群時,她正在為80歲的何慧清洗灶具,何慧老人則在身后笑瞇瞇地看著。此前,喻祝群已經幫老人洗好被單并晾曬起來。
53歲的喻祝群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養老服務站的一位助老員,提供助潔、助浴、助餐、助醫等“九助”服務。喻祝群和她的同事們,是當地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力量。
喻祝群(左一)給老人修剪指甲。新華社記者朱旭東 攝
2019年8月,通州區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正式實施。目前,全區已由第三方公司招錄380名助老員,多為40歲到65歲之間的女性。助老員服務全區5.6萬多人,其中,80周歲及以上服務對象5.1萬多人;分散供養農村“五保戶”、70周歲以上無固定收入的重點優撫對象等8類老人5400多人。
通州區東社鎮農業農村和社會事務局工作人員王云龍介紹,助老員對80周歲及以上服務對象每月服務1次,對8類老人每月服務2次,每次都是1.5小時。“助老員的費用由通州區財政局支付,工資水平與服務情況掛鉤,服務人次越多、時間越長、滿意度越高,工資就越高。”
“我昨天就打電話給何阿姨,請她提前安排好今天我要做的活計。”喻祝群說,何慧的丈夫臥病在床,老兩口都是“五保”老人。當天,喻祝群要在何慧家忙足3小時,“陪老人散步,跟他們聊天,都是我們的服務內容。做這項工作,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愛心。”
由于自己身體不好、丈夫臥床,何慧在門前的菜地種了大蒜、豌豆,平時很少出門。“她經常幫我們買藥,到銀行取錢,挺好的。”對喻祝群的服務,何慧很滿意,“我們現在還不想去敬老院,那邊管吃管住,但在家里更自由。”
61歲的紀紅娟是通州區十總鎮養老服務站的助老員,每天要為六七位“五保戶”、失能老人服務。記者見到她時,她剛結束對一名87歲重度失能老人的服務,騎著電瓶車趕到附近的“五保戶”陶云家。
紀紅娟(左一)在幫陶云洗衣服。新華社記者朱旭東 攝
進門之前,紀紅娟用手機與陶云合影,將照片上傳服務云“簽入”;服務結束,她同樣要上傳照片“簽出”。這是公司的考核需要。紀紅娟和陶云彼此已經相熟,服務中二人談天說地。“助老員手上要勤快,眼里要有活,還要有愛心,才能讓老人滿意。”紀紅娟說。
為確保居家養老服務落實到位,通州區民政局還聘請了第三方評估機構,每月抽取1%的服務對象進行回訪、評估,評估結果與費用結算直接掛鉤。紀紅娟每月服務約170人次,月收入四五千元。
“他們是最需要幫助的老人。如果我們的付出確實能給老人帶來幫助,還是很值得的。”紀紅娟說。
來源:新華網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