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行業:產業和政策驅動半導體自主可控,AI和MR加速電子需求全面復蘇-半導體板塊系列報告
【資料圖】
本報告導讀:產業政策發力,中芯、長存等產線有望突破,半導體自主可控持續強化;周期筑底,AI+MR催生全新行業需求,產業有望加速復蘇。
摘要:產業政策發力,大基金增持布局,中芯、長存等產線有望突破,關注制造環節戰略核心標的。政策端:國家持續發力,大基金二期重新布局已增持晶瑞電材等公司,設備、材料等補貼政策后續有望落地;
產業端:中芯多條工藝線良率持續提升,存儲產線受益刻蝕設備驗證成功有望突破。
AI+MR催生產業革命,芯片端、應用端全面受益,帶來全新行業需求。ChatGPTPlus因缺算力停售,AI應用需求火爆可見一斑。AI大模型融入智能終端,將進一步帶動終端需求,包括MR、智能音箱等,尤其是MR,是未來音頻、圖像、視頻綜合交流唯一工具,是AI的最佳搭檔。
需求周期筑底,芯片多板塊現庫存低點,受益AI+MR新增需求,Q3有望加速復蘇,產業迎布局良機。根據科創板日報,部分驅動芯片臺系廠商4月或將漲價10%10%,存儲芯片大廠美光業績見底,安防等板塊開始拉動補庫需求,多個信號顯示半導體產業最差時間已經過去,AI+MR將加速復蘇進度。
產業政策驅動半導體自主可控,AI+MR加速電子需求全面復蘇,看多戰略地位顯著,產業技術全面布局的平臺型龍頭企業。推薦:中芯國際、中微公司、北方華創、長電科技、拓荊科技U、滬硅產業U。
風險提示。中美科技摩擦反復;AI產業進度不及預期。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