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觀點:全球鋰價遭遇“寒冬”暴跌近五成
參考消息網4月24日報道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4月21日報道,能源轉型和汽車行業面臨的革命都基于一種特殊金屬:鋰。智能手機、電腦、汽車電池……所有這些經濟機器上的重要齒輪有一個共同點,即它們都需要這種世界上已知最輕的固體元素。由于其在重量、能量容量和充放電性方面的優勢,在今天的電池生產領域,鋰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在需求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從2021年末到2022年,鋰及其兩種主要衍生物(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的價格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這一波特別的鋰熱潮的主要受益者是這個市場背后的少數推手。從各國的產量來看,主要的鋰儲量廣泛分布在世界不同地區,但在2019年,即IEA擁有最新數據的一年,澳大利亞約占開采總量的50%,智利約占25%,中國約占14%。就將鋰轉化為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的加工而言,亞洲巨人中國是無可爭議的領先者,其“精煉”產能占全球的50%以上,其次是約占30%的智利。如果按公司所占市場份額計算,美國雅保公司生產了全球24%的鋰,智利化工礦業公司貢獻了12%的產量,中國天齊鋰業公司貢獻了11%。
【資料圖】
在經歷了2022年的熱潮之后,無論是氫氧化鋰還是碳酸鋰,近幾個月來價格都出現了暴跌。
此外,它們的價格不僅隨時間變化,而且還因地區而異。在歐洲,這兩種衍生品的價格往往高于世界主要電池生產國中國。然而,即使這樣,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的價格也出現了相當大幅度的下降。
這些價格波動是呈現出來的癥狀,但要了解它們的原因,必須考慮背后的影響因素。
由于與之息息相關,電動汽車市場的波動有助于解釋鋰價格的大幅波動,以及歐洲和中國之間的價格差異。
近期鋰價暴跌恰逢中國電動汽車銷售放緩,其原因之一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2022年,這個亞洲巨人的電動汽車銷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飆升,但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這種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
相比之下,歐洲的電動汽車市場更穩定一些,這也是歐洲鋰價較高的原因,因為那里的需求并沒有下滑。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最新的新車上牌數據顯示,3月份整個歐盟電動乘用車上牌量為15萬輛,同比增長58%。
當被問及鋰價波動背后的原因時,西班牙電池與儲能行業協會主席路易斯·馬基納指出,發展鋰產業是一個工業進程,需要時間來建設和開發。
這位專家說:“一段時間以來,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生產商意識到鋰的需求遠遠超過供應,因此它們開始擴大產能,這需要一段時間。現在,生產高峰恰逢中國對購買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退坡。會發生什么?大量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積壓。因此,價格下跌。生產能力的提高和消費量的下降共同導致了價格下跌。”
來源:參考消息網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