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5月投資策略陸續發布 “中特估”行情有望縱深演繹
5月以來,A股延續震蕩修復格局。前期較為強勢的TMT(通信、計算機和傳媒)板塊在5月首個交易周出現回調,市場情緒略有降溫。而低估值國企領漲A股,特別是“中特估”(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概念股表現較好。截至5月9日收盤,“中字頭”板塊雖沖高回落,但中航產融、中國電影等個股漲停,中國出版、中色股份、中國銀河等多只個股跟漲,“中特估”概念依舊表現活躍。
近日,機構發布的投資策略報告顯示,“中特估”“TMT”和“消費”等關鍵詞高頻出現。多數機構認為,結構上全年TMT和“中特估”的投資主線或將不變,而5月“中特估”行情已然占優。在基本面、資金面和政策面三重支撐下,市場對“中特估”的主線共識不斷強化。不過,在前期TMT行情的極致演繹下,對AI相關板塊而言,要注意其調整風險。
【資料圖】
經濟與盈利是市場上行的核心動力
隨著A股2023年一季報披露落幕,機構預計經濟溫和修復預期趨于確定,奠定市場中樞上行基礎。西部證券表示,從一季報來看,雖然整體盈利仍在尋底過程中,但以主板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內生增長動能正在積聚,業績拐點初現,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恢復,投資意愿明顯增強,有望成為本輪A股盈利周期啟動的核心動力。
光大證券也認為,經濟與盈利數據的同比回升將是市場上行的核心動力。一季度整體經濟與盈利仍然處于修復的初期,尤其是盈利數據的改善才剛剛開始。二季度有望看到經濟與盈利的進一步好轉,市場或將重回上行軌道。
具體到5月份,中國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蔡芳媛表示,5月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國內方面,消費將帶動加快經濟修復的節奏,給A股奠定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也給資本市場注入強催化劑。二季度的樂觀預期不斷提振市場信心,有望支撐市場在震蕩中上行。
中銀證券也表示,進入5月,A股延續震蕩修復格局。風格上,消費、科技有序輪動。海外風險緩釋,但擾動仍在。一季度經濟數據及政策定調落地,分子端預期修正告一段落。國內貨幣政策進入觀望期,市場流動性環境面臨常態化回歸。
“中特估”成為主要配置方向
5月以來,“中特估”表現一枝獨秀,行情持續發散。據介紹,“中特估”概念主要以央企、國企以及一些特殊行業的上市公司為主,涉及通信/計算機、建筑、能源/電力、軍工、銀行等板塊,多為具有強現金流、高分紅、低估值特點的價值藍籌股。東方財富數據顯示,5月4日至9日,“中字頭”板塊4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近6%。
浙商證券策略團隊分析師王楊表示,近期,重要會議和文件頻頻就國企改革發聲,“中特估”概念板塊熱度高企。2022年11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提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次月上交所發布《中央企業綜合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將“服務推動央企估值回歸合理水平”,新一輪國企改革行動蓄勢待發。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國企市場價值將逐步與內在價值匹配。結合政策文件和相關會議,其認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將推動國有企業市場價值回歸內在價值。
與此同時,在行業配置方面,機構也紛紛建議關注“中特估”概念下的催化行情及國資國企改革相關板塊。華安證券建議關注兩條主線及“中特估”主題:一是經濟復蘇重點轉向需求端,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風格的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美容護理;二是TMT產業行情未休,仍可優選方向,建議在通信和電子中繼續挖掘機會。同時也可關注“中特估”概念下的催化行情,低估值且行業基本面改善的銀行和有望受“一帶一路”帶動的“中字頭”建筑和建材。
東亞前海證券建議關注大消費板塊景氣度修復、科技板塊長期投資價值、“中特估”及國資國企改革相關板塊。其中,“中特估”及央國企概念自提出以來均有不錯表現,且在“五一”節后首個交易日“中特估”概念推升指數,大金融、大基建方向全線大漲,預期后市將成為市場重要主線之一。西部證券也建議配置“中特估”中具備明顯估值優勢的銀行、保險、建筑、電力、石油石化等行業央企等。
關注AI相關板塊調整風險
綜合來看,多家機構認為,結構上全年TMT和“中特估”的投資主線或將不變,當前“中特估”行情占優。而在前期TMT行情的極致表現下,多家機構建議投資者對TMT行情未來的演繹多一分謹慎。其中,特別是對于AI相關的板塊而言,要注意其調整風險。
而對比當前“中特估”和人工智能板塊來看,財信證券分析師黃紅衛認為,人工智能板塊高度分化,說明AI短期上漲行情已接近尾聲,博弈傳媒板塊的風險和難度都較大。“中特估”主題擴散,說明市場資金越來越認可“中特估”主線。從板塊接力來看,后續市場對“中特估”的認可程度大概率會超過對“人工智能”認可程度。未來2至3周,“中特估”板塊行情接力可能比“人工智能”更好。無風險利率下調是近期“中特估”板塊走強的核心原因。
天風證券也表示,前期強勢的TMT板塊擁擠度處在高位,短期的盈虧比下降明顯,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人逐漸開始撤離。如果市場風險偏好無法持續提升,低估值高股息的防御板塊可能持續受到青睞。
中泰證券則認為,5月仍應相對謹慎。短期而言,不建議投資者盲目按照過去幾個月指數高位震蕩的邏輯“線性外推”而盲目抄底,特別是對于AI相關的板塊而言,要注意其調整風險。配置上,建議關注醫藥板塊,軍工、半導體等國家安全板塊,以及央企公用事業等主線。
“中期維度成長風格的結構性行情值得關注,但短期內需注重節奏,前期TMT板塊估值中樞與交易集中度的提升可能會帶來波動風險,未來行情的持續性取決于產業新趨勢及景氣程度。”中金公司表示。
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