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看:抽蓄核價“靴子落地”預算收入減少 南網儲能表示加快建設儲能項目戰略不變
本報記者 李如是
5月15日晚間,南網儲能發布公告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定了該公司已投產的7座抽水蓄能電站容量電價,自2023年6月1日起執行。初步測算,本次核價結果預計減少公司2023年預算收入4.96億元。
當晚,南網儲能還舉辦了投資者交流會,向投資者詳細說明本次對抽水蓄能電站進行容量電價核定后的影響,以及公司應對預算收入減少的措施。
(資料圖片)
南網儲能表示:“核價結果對公司經營短期造成一定負面影響,但在抽水蓄能長期向好趨勢不變的情況下,公司將繼續搶抓‘雙碳’戰略機遇,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持續加強經營管理,增強價值創造能力?!?/p>
電價改革更進一步
公司加快發展抽蓄戰略不變
國家發展改革委(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抽水蓄能電站容量電價及有關事項的通知,核定在運及2025年底前擬投運的48座抽水蓄能電站容量電價。
2021年4月30日,國家發改委就已出臺《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又稱“633號文”)對已投產抽水蓄能電站的核價有明確規定。本次核價結果出爐,標志著歷時兩年的核價工作終于“靴子落地”。進一步理順了抽水蓄能電價形成和疏導機制,建立與電力市場建設發展相銜接的機制。
南網儲能總會計師唐忠良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在‘雙碳’目標背景下,在633號文規定的電價機制支持下,抽水蓄能發展的前景依然十分廣闊,抽水蓄能發展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公司加快發展抽水蓄能的戰略方向沒有變,將持續鞏固在抽水蓄能行業的領先地位。”
近年來,新型電力系統中風電、光伏等波動性、不穩定電源大規模高比例接入,更需要接入抽水蓄能等調節性電源,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
南網儲能戰略規劃部負責人李華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是國內最早進入抽水蓄能行業的企業之一,通過多年來的實踐探索,形成了領先的投資開發建設能力、先進的資產運營能力、扎實的安全管理能力、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高效的運營管理能力、優秀的干部人才團隊等核心競爭力。梅蓄(一期)、陽蓄(一期)的建設實現了全面國產化的新紀錄,未來更多電站的投建也將體現出公司項目建造和運維的實力。”
發力第二增長極
搶抓新型儲能發展機遇
南網儲能立足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兩條賽道,加快發展。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構建了公司發展基礎,隨著抽蓄規模的擴大,公司穩健資產的積累也在增加,并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營收和現金流。相對而言,新型儲能是更加充滿競爭的板塊,公司需要搶抓該產業的發展機遇,增大市場份額。”
根據南網儲能發展規劃,公司在“十四五”末抽蓄電站投產裝機將達到1400萬千瓦,持續保持在抽水蓄能領域的領先和優勢地位。同時,新增投產新型儲能200萬千瓦,打造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極。據南網儲能介紹,公司已投產新型儲能11.1萬千瓦,并啟動建設了佛山南海百兆瓦級新型儲能項目。公司新型儲能項目儲備超700萬千瓦。
對于抽蓄電站容量電價預算收入的下降,南網儲能表示,新型儲能板塊的加速發展可擴大公司收入來源;同時,公司還將積極提質增效,保持公司穩健經營。
李華表示:“新型儲能項目建設周期短、選址簡單靈活、調節能力強,與抽水蓄能都是電力系統中的重要調節電源,二者各具優勢特點,具有互補關系?!?/p>
南網儲能董事長劉國剛表示,公司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兩大業務都面臨廣闊的發展前景。2023年公司將搶抓“雙碳”機遇,又好又快推進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發展,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供堅強有力支撐。
(編輯 孫倩)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