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報北京6月1日電(記者賀勇)記者從中關村論壇5月30日舉行的發布會獲悉: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同意設立。這是全國首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未來將打造成為代表國家創新形象的數字智慧綜保區。
據了解,2021年11月,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先行先試改革的若干措施》,明確支持北京市申報設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中關村綜合保稅區。按照這一目標,中關村綜合保稅區擬構建“2+2+N”保稅業務譜系,即以集成電路產業和醫藥健康產業為核心,以人工智能產業和科技服務產業為重點,拓展總部經濟、跨境電商、數字文化、融資租賃、高端軟件服務外包等N個保稅服務業態。
2022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提出申請設立中關村綜合保稅區。選址地塊位于海淀區溫泉鎮,規劃面積0.4平方公里,地上建筑規模約66萬平方米,將圍繞研發創新型綜合保稅區定位,共規劃綜合辦公功能區、查驗功能區、研發設計功能區、檢測服務功能區和物流服務功能區5個功能分區。
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海淀區副區長武凱介紹,中關村綜合保稅區在創新中規劃建設,創新是其“顯性基因”——
一是突出業態準入創新。圍繞“保稅研發”功能,豐富“保稅+”業態內涵,拓展高端設備的保稅檢測、保稅維修等新型保稅業態;充分發揮保稅、免稅、免證等政策優勢,吸引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孵化平臺入區發展。
二是突出政策支持創新。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疊加中國(北京)自貿試驗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政策優勢,并將在綜合保稅區政策基礎上對標國內外先進科技園區,聚焦高精尖產業領域開展制度創新壓力測試;研究試點推進以研發設計環節為核心的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保稅等相關政策創新實施路徑。
三是突出監管模式創新。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將充分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發展優勢,研究融合態勢感知AI物聯網技術、視覺AI技術、區塊鏈和大數據管理等前沿科技,打造保稅研發的創新監管與無感快速通關模式。
下一步,海淀區將充分利用創新要素資源集中、科創產業底蘊深厚、對外經濟交流活躍、創新戰略多重疊加等優勢,加快推動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建設,努力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2日 14 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