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報:接納不是一味遷就,而是不和自己對抗了
真實的心理咨詢是什么樣的?它給人們帶來了什么?
(資料圖)
我們收到一批讀者朋友們的真實咨詢經歷,ta們分享了自己在咨詢中的親身體驗與感悟心得。希望為每個渴求改變的人帶來一些鼓舞和啟發~
*內容經讀者授權,昵稱均采取化名。
01
那一瞬間我扭過頭 ?????????????
@匿名
有無盡的恐懼,一點小事就會引起我的極端恐懼,聯想到死亡,很容易緊張。
那天和咨詢師再一次聊到恐懼。我很無助,我說我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恐懼。說著說著,我又說到 從記事起每次養父喝醉了,都會說以后我不給他養老不對他好,他就喝農藥自殺算了。這些年,不下一百次的自殺威脅了。
我和咨詢師說了很多遍。這天我有一次說起這些。她打斷我說:「你每一次說起這個我就很心疼......」 那一瞬間我扭過頭,無法形容那種難過,還有感動,被理解的感受。
02
我們都在成長
@妮妮
為了處理原生家庭的創傷,選擇了做心理咨詢。
我是一個很少哭的人,大部分哭都在咨詢室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自己沒有被很好地理解,咨詢師的話有點傷到我的時候。因為自身經濟原因,加上家人說我得抑郁癥是因為我沒有生存能力,在世上活不下去的逃避。我急于證明自己,找了份藍領的工作。
她說,你現在打著一份工,沒有時間好好找工作。我回她說,現在的選擇也沒有多糟糕啊。她說,就是啊,有的選擇看上去是不糟糕。她當時好冷淡,我覺得她離我特別遠,當時的我需要她的理解和支持,但她沒有給。我哭得很傷心。
現在看來,當時的她有點越界了,她表達了自己的焦慮,呈現了自己的軟弱。但這也是極少數咨詢師呈現自己是普通人的珍貴時刻。
下一次的咨詢里,她沒有提之前發生的事。但跟我說,你做了最好的選擇。看,咨詢師也需要時間,需要成長。
03
自己當時做得很好了
@燦光
?
當時因為家庭關系,重組家庭里的家庭關系比較復雜,自己很沖突,因為阿姨做了些傷害我和妹妹的事情,不知道怎么處理和爸爸之間的關系。
咨詢師當時說, 你做得已經很好了,如果是別人,在你的情況下,不一定有你做得好。
我當時 抱抱我自己,覺得被看見了。自己做的努力,已經處理得很好了,不要苛求自己。
我逐漸懂得,自我是和外界不斷碰撞會發生變化的,站在第三人視角,看看自己做過的努力,要對自己寬容一點。多感謝自己,感謝自己。
04
可改變的和不可改變的 ?
@夏天
工作不順利,遭遇職稱評定中各種不公平條款,陷入焦慮中。
咨詢師幫我捋清了哪些事是不可改變的,嘗試去接納,哪些事是可以改變的,我們試著去改變看,如果不行,你再來找我!
原來我是可以接納自己的缺點,或許過個角度看這也是優點!對于不可改變的事,要慢慢去接納, 接納不是一味遷就,而是不和自己對抗了,情緒也就走了~
05
要允許自己適當的休息
@重新燃起的希望
社交恐怖癥,抑郁焦慮,間歇無價值感,過度追求完美。
當時休學一年后回來上學,卻沒有動力,接受不了自己頹廢的狀態,我的咨詢師對我說「要允許自己適當的休息」。
我覺得哪怕我多休息一小會也不會有負罪感了。允許自己有休息的時間,不因為休息而感到罪惡,也許我可以不那么優秀,但是我要快樂和輕松的活著。
06
想暫停一次咨詢,ta的回復是
@幽藍蒼穹
我是一個在生活中慣用情緒隔離的人。多年的情緒隔離給我造成的焦慮,讓我選擇求助于心理咨詢。
之前,我的咨詢師已經陪我走了半年多的向內探索之路。在Ta的陪伴下,越來越多曾經被壓抑的感受逐漸浮現,我在咨詢中體驗到的情感強度也越來越大。
某次咨詢結束后,我罕見地情緒失控,找了一個無人地,痛哭失聲足足半小時。那次咨詢過后,我難以面對被激起的種種復雜情緒,更不想面對激發起我這些情緒的“始作俑者”。因此,我在第二天給咨詢師發消息,表達了我體驗到的強烈感受,以及暫時不想見TA,想暫停一次咨詢的想法。
Ta很快回復了我。出乎我的意料是:我以為的回復,是簡單直白的“同意”或者“拒絕”,但首先映入眼簾的兩個字卻是 「謝謝」。
「謝謝你愿意告訴我上次咨詢帶給你的感受……我很想在那個時候能陪在你身邊,去感受如此強烈的情緒……」 ?
一個人什么時候會對另一個人說「謝謝」呢?當他/她尊重、認可、珍視對方提供的某種價值的時候。同樣,我從這句出乎意料的「謝謝」, 看到了ta對我的感受的尊重、認可、珍視,看到了柔軟的慈悲,以及不帶任何偏見的好奇。
被這句「謝謝」深深安慰到的我,眼淚又一次決堤。
因為恐懼、害怕,所以沒有繼續表達自己。
把自己的需要深深壓抑在內心。
但那些失望的、被強迫的、被拒絕的、憋悶的感覺,并沒有消失,反倒越來越強烈。
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讓我們困在無力感中,不知所措。
因為真正的需求,從沒有被“看見”。
而心理咨詢,就是一個讓自己看見自己的過程。
看見真實的自己,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歡迎來體驗簡單心理129元「首次咨詢」服務。
首次咨詢服務
50分鐘咨詢師1v1深度訪談+3份測評量表,快速梳理定位議題;
一份評估報告&定制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包,高效緩解當前困擾;
一次全方位的心理狀態評估,不用擔心因費用過高而無法承擔。
數據顯示,經過「首次咨詢」進入的心理咨詢,咨訪匹配度有效提升5倍。
圖片來源:Pinterest
責編:告鳥人 ???????????
▽點擊了解首次咨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