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降碳減排 風雨都是資源
氣膜訓練館占地約1500平方米,館內設置了多臺乒乓球桌供運動員訓練使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綠色、智慧、活力、共享”是成都大運會的辦賽理念,“綠色辦賽、智慧大運”貫穿大運會場館建設全過程。近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獲悉,作為成都大運會的主要場館之一,成都高新體育中心綜合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監控系統、與排風設備聯動的一氧化碳濃度監測裝置、過渡季節全新風運行等節能系統及設備,有效實現節約資源,提升環境價值。
風是“建材”
撐起訓練館
記者在成都高新體育中心體育館旁邊看到,有一個外觀漂亮且形狀獨特的“泡泡”狀建筑物——氣膜訓練館,該館將服務于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的日常訓練。
據悉,該訓練館占地約1500平方米,采用搭建式活動板房、裝配式金屬圍網、活動隔斷,整體為輕型裝配式氣膜結構,是一個可以快速安裝、拆卸、搬遷的建筑。其設計原理是將膜材固定于地面基礎結構周邊,利用供風系統讓室內氣壓上升到一定壓力后,使屋頂內外產生壓力差以抵抗外力。利用氣壓來支撐建筑,無須任何梁、柱,所以能得到更大的完全凈空的建筑空間。
不僅如此,此結構還具有節約能源、減少水資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延長使用壽命、可持續性等功能?!八捎玫氖禽p質材料,比傳統建筑更容易維持溫度和空氣流通,從而減少能源消耗,且天花板上設有排水系統,雨水可以被收集再利用,也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背啥几咝聟^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其建造需要的材料比傳統建筑要少,因此其制造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應減少。同時,由于安裝搭建時間較短,同時可以拆卸和移動,因此具有更高的可持續性,可以在需要時隨時重新配置或轉移使用,還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雨是資源
部分替代自來水
記者了解到,成都高新體育中心場館還設置有雨水回收系統,可回收雨水用于綠化、澆灑、冷卻塔補水?!按讼到y有‘節約自來水資源’‘降低排放污水量’‘降低建筑物運行成本’等功能,雨水收集后經過處理,可用于沖廁、澆灌植物等,避免將大量雨水排放進下水道,減輕下水道負荷,降低環境污染。”該負責人表示,雨水回收系統有助于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高資源利用率。
在照明方面,成都高新體育中心場館采用LED照明技術,配備高亮度輸出、可滿足夜間比賽和訓練需求的燈具,并通過科學的光譜設計使得照明下的顏色更加真實、鮮明,構建了高效、低耗、穩定的照明系統,同時針對不同類型賽事要求分別設定照度。
除了場館的建設外,在日常管理運營中,成都高新區也將堅持“綠色、智慧、活力、共享”辦賽理念和“綠色、節儉、必須”辦賽原則。據介紹,除場館已配備的民用消防車外,日常運營期間場館自備的巡邏車、嘉賓接待車、垃圾轉運車、清洗車、工程車、掃地車等均采用新能源供能。辦公方面推行無紙化、集約化,日常狀態非必要不聚集線下會議,非必要不開啟館內電梯,辦公區域張貼場館照明、空調節能降耗措施,并督促指導物業單位巡檢落實。
“與此同時,我們科學管理固廢,施行生活垃圾、施工垃圾分類管理,配備可降解垃圾袋,減少垃圾中轉及處理量,收集日常運營期各類活動剩余物料,必要時可循環利用。”該負責人介紹,在賽事舉辦期間,成都高新區還將積極協調賽區委員會及場館建設單位完善舒適低碳的公共服務設施,增設輕松驛站等戶外綠色能源公共衛生間,滿足觀眾及工作人員需求的同時完善節能減排措施。(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怡霏 受訪單位供圖)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