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時訊!年報觀察 | 許家印救生艇 恒大物業遲來的年報
觀點網 恒大物業終于補發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業績報告,標志著離復牌更進一步。
在此之前,恒大物業已停牌超過1年。
有望在數月內恢復上市地位,這家昔日頭部物管企業將要面臨怎樣的股價走勢,取決于業績表現和和未來發展前景,這影響資本市場投資者對它的觀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更重要的是,恒大物業作為“恒大系”旗下碩果僅存擁有正常經營業務的上市平臺,目前是許家印推動中國恒大集團境外債務重組的關鍵籌碼。
據了解,恒大集團正就本金總額超過191億美元的境外債與債權人商談,提供的其中一種選擇是將原債務轉換為與恒大物業、恒大汽車、中國恒大股票掛鉤的強制可交換債券及票據。
但拋開持股所形成的附屬關系,由于引人爭議的“134億元存款被占用”案,該公司加深了與母公司之間的裂痕。
這或許是恒大物業尋求獨立的契機。
失速
觀察2022年年報,資料顯示,恒大物業營業收入約118.09億元,同比下跌10.5%;毛利率約為23.0%;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約14.23億元,而2021年為虧損3.16億元。
好消息是恒大物業年內實現了扭虧為盈,收入亦并未大跌,降幅在可控范圍內。這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其一,母公司中國恒大為恒大物業打下了深厚的管理面積根基;其二,恒大物業在2021年集中處理了部分減值問題,例如在2021年計提了約25.76億元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同時計提了5.94億元商譽減值,到2022年上述兩項數據為1.09億元和379.1萬元。
中國恒大是2021年9月份開始爆發流動性危機,在此之前,它曾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2020年下半年,恒大物業上市,8月引入一輪235億港元戰略投資,投資方包含中信資本、騰訊控股、云峰基金、紅杉資本等14家。
同年12月,中國恒大再為恒大物業引入了21位基石投資者,并最終在IPO環節成功募集超過140億港元資金。按當時計劃,恒大物業上市后要加速規模擴張,其中規定IPO募資額65%將用于收購、并購。
當年物業行業迎來初次洗牌期,資本支持下,頭部企業紛紛發起對規模較小同行的收并購,恒大物業也不例外。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恒大物業在管面積和合約面積規模剛達到約3億平方米和5.65億平方米,到2021年末已增長至4.73億平方米以及8.22億平方米。
但到2021年下半年,失去恒大的助推動力,恒大物業擴張之旅急剎車。
根據財報,2022年一年內,恒大物業在管面積僅增長270萬平方米至5億平方米,合約面積甚至微降至8.19億平方米。
不過僅以硬性規模討論,恒大物業目前仍是物管行業TOP5規模公司,按照在管面積計算,僅排在擁有8.69億平方米在管面積的碧桂園服務、8.4億平方米在管面積的萬物云以及5.76億平方米在管面積的保利物業之下。
中國恒大鯨落的影響,體現在恒大物業報表上,還包括對后者多項業務產生沖擊。
例如由于中國恒大失去正常經營能力,恒大物業原本意欲開展的小區增值服務家裝美居、房屋租售等受阻,導致該業務毛利率下降了5個百分點。
物業管理服務方面,出于對部分回款存在不確定性的關聯方業務調整了收入確認節奏,毛利率也從2021年的26.9%降低約7.8個百分點至19.1%。
至于非業主增值服務業務,過去是中國恒大以地產主業向恒大物業輸送資源的主要渠道之一。通過向母公司提供案場服務、維保修服務等,恒大物業在2021年賺取了18.03億元,但這項業務在2022年萎縮超過95%,收入跌至8810萬元。
獨立
恒大物業正情愿或不情愿地走上真正的獨立之路。
上市前后,恒大物業曾盡力拓展第三方面積和業務。資料顯示,2017年收入來自獨立第三方的比例是55.8%,2020年3月增長至64.1%,2021年進一步提升為78.6%。
但恒大物業與母公司中國恒大之間,總是存在一種令人生疑的“曖昧”關系。
最明顯的體現是“134億元存款被占用”案:恒大物業約134億元存款在2020年-2021年期間,作為向第三方提供質押的保證金,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而質押涉及的貸款卻透過第三方劃轉回流至恒大集團,用作一般營運。
相關的違規操作在2022年3月被曝光,最終導致中國恒大執行董事、行政總裁夏海鈞,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潘大榮,恒大集團執行總裁柯鵬辭職。事件引發市場軒然大波,恒大物業與中國恒大被認定存在嚴重的潛在內控問題。
如今恒大地產崩塌,恒大物業對母公司進行了快速風險切割。
為了一次性刮骨療傷,恒大物業也分別在2021年、2022年計提了24.4億元、24.56億元關聯方應收貿易賬款減值。“134億元存款被占用”案中的占款,也被干脆計提,算入其他應收款項,因此未減弱利潤表現。
不過恒大物業并未放棄對這134億元強制執行款的追回。
據悉,中國恒大此前曾承諾將“以資抵債”,償還方案主要透過集團轉讓資產予恒大物業抵銷相關款項。
具體業務方面,據年度報告,總收入層面目前恒大物業收入來自獨立第三方的比例已達到98.8%。
規模增長方面,恒大物業未來或只能依靠第三方拓展。
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恒大物業第三方項目管理面積占總在管面積比例已提升至約30%,到約1.48億平方米。公告顯示,2022年內成功拓展了武漢軌道交通、重慶太平洋廣場、紹興名城景區、臺州方特主題樂園等多業態項目。
另據中國恒大最后一次披露,截至2021年6月30日,該公司仍擁有土地儲備項目778個,總規劃建筑面積2.14億平方米。
只是這部分土儲未來有多少能真正轉化給恒大物業,仍是未知數。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14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