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當選ISCB Fellow
(資料圖片)
國際計算生物學學會(ISCB)近日發布消息,計算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卓越訪問教授許錦波當選ISCB Fellow,當選理由為通過開創全新計算方式及軟件程序,為蛋白質結構預測帶來顛覆性變革。
據介紹,ISCB成立于1997年,是計算生物學與生物信息學領域最重要的國際學術組織。ISCB Fellow則是基于學者所做科學貢獻的重要性進行遴選,旨在表彰在計算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如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現代信息論專家李明等。從2009年ISCB開始Fellow評選至今,平均每年當選科學家僅八名。
據了解,許錦波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曾任美國芝加哥豐田計算技術研究所終身教授、基因測序巨頭Illumina的高級研究員,多次榮獲美國斯隆研究獎、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早期職業獎、國際計算生物學頂級會議RECOMB最佳論文獎和時間檢驗獎等國際頂級獎項。許錦波2016年提出第一個AI蛋白質折疊算法RaptorX-Contact,首次證明深度學習方法預測蛋白質結構的可行性,實現了AI蛋白質結構預測從0到1的突破。
AI蛋白質結構預測解開了困擾科學家們近60年的難題,對產業意義重大。基于這一技術,靶標蛋白繪制的速度大幅提升,創新藥研發迎來新的機遇。合成生物學領域也可以基于這一技術,對催化酶等核心要素進行機理分析,為生物“智”造奠定重要基礎。
“AI蛋白質結構預測的價值,在于對蛋白質設計的推動和驗證。”許錦波表示,AI蛋白質預測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生物科技的顛覆性突破、乃至生物經濟的重構,關鍵在于AI蛋白質設計技術。“運用AI,我們可以根據特定的功能需求設計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質或改造已有的蛋白質,將為藥物研發、高性能材料、環境保護、綠色農業、食品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2021年,許錦波歸國加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擔任卓越訪問教授,并成立AI蛋白質設計平臺公司分子之心,意在打通科研與產業壁壘,推動中國自己的AI生命科學發展。許錦波帶領團隊陸續推出可同時進行側鏈預測和蛋白質序列設計的AI算法、首個無需模板的蛋白質配體生成算法、首個端到端的蛋白質柔性對接算法等十余項世界領先的AI算法,相關成果多次在《科學》等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近期ChatGPT引爆生成式AI浪潮,而許錦波在2019年就使用類似方法開發蛋白質設計算法,并在AI蛋白質生成大模型上逐步突破,用通用性強的底層算法來構建“基礎設施”,以期更加精準地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產業級蛋白質生成需求。
為推進AI蛋白質設計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許錦波帶領團隊推出了業界首個功能完善的AI蛋白質預測、優化、設計平臺MoleculeOS,填補了世界范圍內尚沒有功能完整的AI蛋白質設計和優化平臺的空白。這一平臺可用“生成”而非“發現”蛋白質的方法,針對藥物設計、合成生物學等領域的應用需求,設計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產品。
“底層技術的突破將是生物科技產業變革的助燃劑。”許錦波表示,希望能用世界領先的AI蛋白底層技術,助推中國的技術和產業取得競爭優勢。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6-22
- 06-22
- 06-22
- 06-22
最近更新
- 06-22
- 06-22
- 06-22
- 06-22
- 06-22
- 06-22
- 06-22
- 06-22
-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