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短訊!鎵、鍺相關物項將實施出口管制!均為新興產業關鍵材料 相關公司有這些
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滿足相關特性的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包括:
鎵相關物項:金屬鎵(單質)、氮化鎵(包括但不限于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氧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晶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磷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晶片、外延片等形態)、砷化鎵(包括但不限于多晶、單晶、晶片、外延片、粉末、碎料等形態)、銦鎵砷、硒化鎵、銻化鎵。
鍺相關物項:金屬鍺(單質,包括但不限于晶體、粉末、碎料等形態)、區熔鍺錠、磷鍺鋅(包括但不限于晶體、粉末、碎料等形態)、鍺外延生長襯底、二氧化鍺、四氯化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出口經營者應按照相關規定辦理出口許可手續,通過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填寫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文件,包括出口合同、協議,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證明等。
鎵和鍺是什么,又有什么用途?
資料顯示,鎵和鍺通常被歸類為“小金屬”,一般是作為精煉廠的副產品以小濃度生產。目前,鎵和鍺均已被列入國家戰略性礦產名錄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等重要產業所依賴的關鍵礦產。
誠然,這兩種金屬并非不可替代,但金屬行業分析機構CRU集團指出,尋求替代的做法可能會花費更多,且可能阻礙技術性能。
▌鎵:“半導體工業新糧食” 我國儲量、產量占比全球居首
鎵被稱作“半導體工業新糧食”,可以在集成電路、LED和光伏板中使用,砷化鎵、氮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結合了多種元素,可幫助提高電視/手機屏幕、光伏電池板和雷達的傳輸速度和效率。
鎵不僅已被我國列為戰略性儲備礦產之一,也先后被歐盟、美國、日本等列入戰略性/關鍵礦產目錄。
數據顯示,全球探明的金屬鎵儲量僅27.93萬噸,中國擁有19萬噸,占比在68%左右。
而從產量來說,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哈薩克斯坦、匈牙利、德國、烏克蘭等產國已相繼停止鎵生產,我國在全球鎵產量占比持續提升,截至2021年,占比已超90%。
目前,除我國之外,擁有鎵生產能力的國家主要還有俄羅斯、日本、韓國等。
而在鎵相關產品中,氮化鎵(GaN)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一,其也出現在本次兩部門發布的公告之中。
氮化鎵具備更寬的禁帶寬度、更高的擊穿電場、更高的熱導率、更高的電子飽和速率及更優的抗輻照能力,使得其在功率器件、射頻器件、光電器件領域大有作為,可應用于太陽能逆變器、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
▌鍺:我國儲量占比第二 產量占比居首
鍺則是地殼中最分散的元素之一,被多國列入戰略儲備物資的重要戰略資源。
其原材料來源主要途徑有:褐煤鍺礦、鉛鋅冶煉副產品、鍺錠和鍺單晶廢料。目前已發現的含鍺礦物有26種,以灰鍺礦和鍺石最為常見,其次為硫鍺鐵銅礦和硫銀鍺礦。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全球鍺資源中國占比41%,美國占比45%;全球鍺供給中,中國占比68%,俄羅斯占比5%。
從下游應用來說,全球鍺終端需求涉及高新技術產業,產品主要包括太陽能、紅外、探測器級鍺單晶和光纖級四氯化鍺。
其中,鍺在光伏領域的應用具體體現在聚光電池與硅鍺薄膜電池中,主要是用作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的襯底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太空探索,其中大多數衛星都采用鍺基太陽能電池供電。
同時,四氯化鍺是目前光纖技術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是其他長波光纖材料無法替代的戰略型光纖信息材料;紅外熱成像儀市場在軍用和民用領域的推廣也會帶動鍺需求的增長;鍺在部分半導體器件上仍廣泛使用;在石油化工領域,鍺是生產聚酯纖維(PET)重要的催化劑;還可利用有機鍺的生物活性用作醫療保健用品。
圖|鍺生產產業鏈示意圖(來源:東方財富證券)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A股中有鍺或鎵相關產品業務布局的有: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7-04
- 07-04
最近更新
- 07-04
- 07-04
- 07-04
- 07-04
- 07-04
-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