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云海加快“一云多芯”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
伴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和算力需求日漸加大,當前不少信息化廠商正加快“一云多芯”的創新布局。記者日前從浪潮數據獲悉,浪潮云海OS完成了“一云多芯”SPEC Cloud基準測試。浪潮數據董事長張東表示,“一云多芯”已經逐漸成為未來云計算平臺的一種“剛需”,是未來云計算平臺的核心能力之一,其不僅是芯與云的融合,更是“平臺+生態”的協同。
(資料圖片)
什么是“一云多芯”?中國信通院近日發布的《云計算白皮書(2023 年)》指出,“一云多芯”作為云計算的全新技術架構,通常指用一套云操作系統來管理不同類型芯片、架構、接口、技術棧等硬件服務器集群。在如今算力需求爆炸的AI時代,“一云多芯”為各行各業踐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張東表示,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物聯網等多樣化技術平臺及業務應用,帶來各種類型、各種架構芯片的部署,不同業務場景對算力需求的差異越來越大。“一云多芯”一方面可以提供統一管理、靈活便捷的算力資源,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不同類型芯片的共存問題;另一方面,它可以滿足單一通用云平臺無法支撐的復雜業務形態,從而滿足不同場景的用戶需求。
“‘一云多芯’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張東表示,浪潮云海很早就發現,客戶出于業務連續性的考慮,會選擇多個處理器架構做備份。“一云多芯”能最大程度降低技術路線的選擇風險,大大提升業務穩定性以及業務改造的靈活性。
業內指出,隨著云計算的兼容能力愈發提升,“一云多芯”“一云多態”將支撐云計算更好更快地適應于復雜的應用場景和業務需求。但也要看到,盡管“一云多芯”需求廣闊,但落地挑戰猶存。
張東認為,首先是理念的轉變,IT產業需要新的理念、新的路徑、新的設計,即以CPU為核心的設計模式轉變為以系統為核心的設計,以“以應用為導向,以系統為核心”構建新一代產業生態。“一云多芯”就是這種理念的具體體現。其次是缺乏統一的“一云多芯”建設標準、規范,各廠商因技術能力差別導致理解和落地模式均有所不同,無法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
目前,國內不少云企業正在加快“一云多芯”的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浪潮云海是較早支持“一云多芯”業務布局的企業,并將其分為三步走戰略。浪潮數據云計算技術總監亓開元介紹,第一階段是混合部署、統一管理、統一視圖,核心在于解決“有”的問題。第二階段的核心是解決“好”的問題,是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逐步結合云原生升級改造,實現平臺切換和彈性伸縮。第三階段的核心是解決“優”的問題,實現應用層面的跨架構無感知切換。
“從我們發展的幾個階段可以看出,第一階段是要適應多芯,讓應用在不同架構上跑起來。第二階段是在不同架構的芯片之間實現業務連續性調度,這就面臨很大的技術困難。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業務的平滑切換,真正把所有應用都按照‘一云多芯’來改造,還要形成一套規范標準,來進行生態構建。”張東表示。
為了加速相關能力和標準體系的建設,中國信通院牽頭聯合浪潮云海、阿里云等數十家企業共同制定了業界首個《一云多芯技術能力標準體系》,通過技術標準規范化加速一云多芯策略的落地普及。在近日第十屆可信云大會上,中國信通院發布該標準體系首批評結果,浪潮云海通過一云多芯IaaS平臺能力“先進級”評估。
張東表示,“一云多芯”的最終目標是支撐用戶業務在不同架構處理器之間的低成本切換或者自由切換,浪潮云海將通過“一云多芯”的聚力效應,與全產業鏈伙伴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合作與探索,推動“一云多芯”發展,積極參與云計算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推動整個IT生態的建設與繁榮。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8-01
- 08-01
- 08-01
最近更新
- 08-01
- 08-01
- 08-01
- 08-01
- 08-01
- 08-01
- 08-01
- 08-01
- 08-01
- 08-01
-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