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區舉辦“最美退役軍人”記者見面會
(相關資料圖)
記者 韓微 鞏明
8月11日下午,山亭區舉辦——致敬山亭榜樣 凝聚奮進力量“最美退役軍人”記者見面會。三位優秀退役軍人代表在現場進行見面交流。
據了解,三位退役軍人的年齡不同,服役的時間也不相同,但是他們退役之后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實際行動展現退役軍人的責任與擔當。
2023年山東省優秀軍休干部李偉,在見面會現場介紹,2010年10月轉業回到家鄉,看到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依然沒有改變,心情十分沉重,為此他立志改變那個養育他成長的地方。所以在被選任為山亭區馮卯鎮陳山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后,他首先從自我做起,堅持加強班子建隊伍,提升戰斗力。并根據陳山村典型的山區庫區村的實際,通過挨家挨戶征求意見,到外地學習經驗,請專家到村指導,摸索出一條“好管理、見效快的特色林果經濟”發展之路。說干就干,通過幾年的發展,陳山村共種植“春雪桃”13000余棵、“魯光”核桃8600棵、“美早”櫻桃2660棵、“518”梨1100棵、“秋月”梨980棵,帶動村民戶均增收2萬余元。
除此之外,陳山村還通過村黨支部牽頭領辦成立了“萬軍光伏合作社”,建設了120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實現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同時,為村集體增收3萬多元。南山紅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建設50畝桃園示范基地和30畝育苗基地,服務村民的同時為村集體每年增收約20萬元。帶領群眾參股巖馬湖洪旺水產漁業合作社,村集體每年增收2.5萬元。盤活村里200余畝閑置荒山,成功引進汽車文化旅游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建成后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增加就業崗位40余個,有效帶動村第三產業發展。村集體也由負債轉變成現在年收入50萬元。
作為2023年棗莊市最美退役軍人,現今帶領家鄉人們成功創業的馬學寶,通過發展家鄉農產品電商,將火櫻桃、桃、板栗、地瓜棗等特色農產品,進行品牌化銷售,打造家鄉農產品特色品牌將家鄉的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品牌化銷售,打造家鄉農產品特色品牌將家鄉的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馬學寶介紹,退伍返鄉后,他一直努力鉆研電商直播帶貨技術,從事農產品電商銷售工作,隨著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后不但能夠提高附加值,還能增加農民收入。通過不斷學習,現今,他成功注冊60余個品牌商標,設計了兩款軟件并取得軟件著作權,注冊了4項新型實用專利。
為帶動家鄉人實現共同致富,馬學寶通過探索實施鄉村振興農產品直播孵化基地,打造直播間,提供直播場地、免費技術指導培訓和供應鏈產品及物流支持,讓想做直播的戰友和老鄉拿著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啟創業。為了讓戰友和老鄉放心創業,提前做好一切售后和技術環節,細致耐心的提供盡可能的幫助,真正讓他們實現低技術零成本創業。截至目前,家鄉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果農的每年可增加20%左右,目前孵化幫助50余名退役軍人、優秀青年、大學生、鄉親們走上電商創業的道路。
2023年棗莊市優秀兵支書張文清,是山亭區桑村鎮辛莊村的現任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作為一名兵支書”,在領村民走上強村富民新路徑上,緊抓集體經濟。據張文清介紹,2022年10月,通過組織相關人員到河南南陽艾草種植基地實地考察,通過多方論證和“四議兩公開”研究,為村里確定了艾草種植的產業發展方向。后經黨組織領辦“鑫榮種植專業合作社”,清理出50多畝的河道兩岸土地,并利用房前屋后邊角地種植艾草,發展“邊角經濟”種植艾草40萬株。為拉長艾草產業鏈,盤活老村委會建設集“艾草加工+產品展銷+直播帶貨”于一體的“艾草小院”,同時,為開展艾草文化研學游提供了場所。辛莊村流轉土地230畝,種植玉米等作物,又盤活閑置坑塘50畝,建成集“休閑、垂釣、養殖”于一體的綜合漁業項目,2022年為村集體增收30余萬元。實現了人居環境整治與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的“雙贏”。
同時,為解決村里臟、亂、差環境,2022年以來,辛莊村共硬化村內道路15000平方米,鋪設地下雨污管網600余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40盞,實現主干道弱電全部下地。現在的辛莊村從過去的“污水溝”變身變成了“清水景觀河”,過去閑置坑塘變身變成了“聚寶盆”,過去破舊的公共場所變成了“人氣廣場”,過去“臟亂差”的村莊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8-13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最近更新
- 08-13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
-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