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京為50余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缺少為民服務大廳,百姓辦事極不方便……”接到要求立行立改的民生問題整改事項交辦單,南京市建鄴區南苑街道某社區立即組織實施服務大廳改造項目。項目預算金額9.9萬元,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社區書記郭某著眼“先解決問題”,未按要求履行招投標程序,而是從街道工程施工單位數據庫中直接指定施工方,存在一定廉政風險。“相關程序履行不到位,本應追究社區書記責任,鑒于其主要目的是回應群眾關切、提高服務效率,未造成不良影響,經研究決定對其予以容錯免責。”這是日前南京市紀委監委通報的容錯糾錯典型案例之一。
為落實“四敢”重大要求,南京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在強力推進正風肅紀反腐的同時,深入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扎實推進落實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著力營造擔當作為、心齊勁足的干事環境。今年上半年,該市已為50余名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回訪受處分黨員領導干部774人。
“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迫切需要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給有為者吃下‘定心丸’。”南京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調研發現,在新形勢下,絕大多數干部銳意進取、真抓實干,但也有少數干部存在“看客心理”“躺平心態”,甚至覺得“多干多錯、不干不錯”,為規避風險不敢試、不敢闖;還有的怕吃苦、怕吃虧、更怕得罪人,遇事慢半拍、遲半步,習慣把工作下壓、把任務上交,敷衍塞責、得過且過。
精準問責,才能促盡責強擔當。今年以來,南京市紀委監委深入落實市委《落實“四敢”要求 激勵擔當作為 容錯免責減責和風險備案若干措施(試行)》,深化拓展“治不正之風、促擔當作為”系列監督,扎實組織開展“問責質效提升年”行動,把容錯免責減責與精準運用“四種形態”、精準審慎追責問責結合起來,堅持盡職免責、失職追責、精準問責,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容錯糾錯,絕不是搞紀法“松綁”。在開展容錯糾錯工作中,南京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事實為依據,客觀公正收集相關證據材料,綜合考慮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因素,將故意和過失、因私和因公、違規和試錯區分開來,并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作出全面客觀準確的判斷和認定。一些縣區進一步探索細化標準,為“干事者”列免責清單。今年年初,高淳區紀委監委出臺《激勵保護黨員干部敢為善為十二條措施(試行)》,明確對“探索之錯”等適用情形給予容錯免責,確保該容的大膽容、不該容的堅決不容。
為清白者撐腰,向誣告者“亮劍”。對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干部,南京市紀檢監察機關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嚴格按照“一人一案、一人一稿”原則,采取書面、當面、會議、通報等形式,在一定范圍內為干部澄清正名,及時消除負面影響,同時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切實維護黨員干部合法權益。
“他利用職務之便向轄區內兩家企業索要服務費用,還強迫企業送錦旗……”今年年初,一封反映棲霞區龍潭街道安監科副科長李某吃拿卡要的舉報信被擺在了街道紀工委的桌上。然而深入調查發現,舉報信中提到的兩家企業均是省屬國企,其中一家企業負責的建設項目由省應急廳直接監管,街道安監科并無監管權,李某僅在2021年6月陪同省、市有關部門調研時去過一次企業。對舉報信中提及的另一家省屬企業,街道也僅有巡查責任,并無執法權,日常巡查主要由網格安監協管員負責,信訪舉報反映的問題明顯失實。今年3月,收到街道紀工委送來的《澄清正名函》后,李某如釋重負:“壓在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干工作也更有信心和底氣了。”
在抓好容錯糾錯、澄清正名工作的同時,南京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強對受處分干部跟蹤回訪教育,耐心細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督促受處分干部所在單位黨組織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強化日常教育監督管理,幫助“跌倒”干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力促其從“有錯”向“有為”轉變。此外,南京市紀委監委每季度遴選、發布、落實“三項機制”典型案例,今年已通報案例22件30人,持續營造扶正祛邪、激濁揚清、敢闖敢干的濃厚氛圍。(顧 敏)
關鍵詞:
相關閱讀
- 08-11
- 08-11
- 08-10
- 08-10
最近更新
- 08-11
- 08-11
- 08-11
- 08-11
- 08-10
- 08-10
- 08-10
-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