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式成長-“騰籠換鳥”釋放發展新動能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高質量發展園區行
瞄準發展“新賽道”,海口復興城5年實現爆發式增長
向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進發
全年營收超1000億元、稅收超50億元,園區互聯網類企業營收占全省互聯網產業營收40%以上——在過去的2021年,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以下簡稱海口復興城)表現亮眼,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從年營收10億元,到躋身“千億元俱樂部”,海口復興城僅用了5年。
“自貿港政策紅利的釋放,園區布局新興產業的前瞻性,‘政園企’聯動推動營商環境改善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帶來了大量優質市場主體落地,共同推動了海口復興城產業規模的爆發式增長。”海南復興城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產業總經理吳清吉說。
航拍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騰籠換鳥”釋放發展新動能
2月25日上午,海南日報記者跟隨閃易科技國際(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達森來到公司所在的海口復興城E座。進入電梯,蔡達森打開手機APP,閃光燈一亮,電梯的2樓按鍵立馬亮起,前往了相應樓層。
“公司研發的可見光交互技術能通過光線傳遞信息,能真正實現無接觸操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蔡達森解釋道,通過光線傳遞信息,不僅數據量大、反應快,而且比二維碼更加安全,擁有很大的運用空間。
選擇在2018年將國際總部落戶在海口,除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的吸引力外,在蔡達森看來,復興城產業園區位優勢與園區聚焦的數字經濟和智能物聯領域相疊加,與公司發展方向非常契合。
智能物聯行業,正是復興城瞄準的垂直產業集群之一。從最初的餐飲一條街,到打造眾創空間聚集區,再到打造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梳理復興城的發展軌跡能發現,園區緊跟我省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不斷調整其目標定位。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自貿港政策優勢凸顯,不僅吸引大批國內外企業落戶,也為海南與內地聯動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創造了條件。”吳清吉說,園區在數字新賽道上進行前瞻布局,致力于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主導,以智能物聯、數字貿易、金融科技和國際離岸創新為核心的四大垂直產業集群。同時按照產業發展方向對企業進行篩選,重點引進外向型、技術先進型和引領型等高質量發展企業,“騰籠換鳥”釋放發展新動能。
“此外,園區還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采取不一樣的支持策略,為不同企業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吳清吉介紹,對龍頭企業,園區與其共建產業生態,助其規劃戰略布局;對成長型企業,通過協調化市場基金、匹配政府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初創企業則面對面洽談、提供創業輔導等,幫企業降低成本。
“精準服務”布局發展新目標
因看好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潛力,近兩年,字節跳動、映客、小米等知名企業紛紛入駐海口復興城。同時,施耐德、普華永道等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外資企業也紛紛搶灘,跨境資金流動非常活躍。
國內外頭部企業的入駐不僅帶動了產業上下游生態鏈的發展,更對園區的運營、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想讓園區保持發展勢頭,招商引資一直熱下去,靠的是營商環境。”吳清吉說,為給企業提供精準服務,海口復興城開展“政園企”聯動服務新模式。“將政務服務大廳直接設在園區,設立全省首家‘24小時政務服務超市’,實現全天‘不打烊’,讓企業不出園區就可以辦理政務事項。”
對此,海南自貿港網紅孵化基地創新業務中心總經理林道卓深有感觸。“5年前,我就是復興城的首批新媒體創業者,當時各種手續、材料都要自己跑。現在,園區在業務辦理、人才服務等方面下足功夫,為企業從落戶到運營提供‘一條龍’服務。”
“十四五”期間,海口復興城將迎來新發展階段,并提出“2025年產業規模超2000億,入駐企業超過7000家,入駐員工超過5萬人”的目標。
目前,海口復興城已啟動二區西海岸互聯網總部基地建設,作為支撐未來5年千億產業規模的空間載體。該項目以“智慧園區”和“產業社區”理念進行規劃建設,將形成產、學、研、住、商、娛為一體的智慧型產業社區。
圍繞四大垂直產業集群,園區二區在招商領域已開始謀篇布局。“為加快釋放發展新動能,全力激活新要素,園區瞄準數字新賽道加大前瞻布局。”吳清吉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接下來園區將繼續根據海南自貿港建設調整優化產業發展策略,從注重對GDP、稅收等經濟貢獻轉為更加注重培育創新創業企業,做強產業鏈,做深價值鏈,高質量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關鍵詞: 爆發式成長 爆發式成長喚醒你的人生超能力 淘寶是在哪一年爆發式成長 爆發式成長的25個思維模型 爆發式成長讀后感 爆發式成長喚醒你的超能力 爆發式成長的25種思維 爆發式成長epub 爆發式成長喚醒你的人生超能力讀后感 爆發式成長電子書 爆發式成長這本書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