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退-曾經的寧波首富熊續強如今跌落神壇
熊續強,出生于浙江寧波,于1994年創立銀億集團并帶領公司飛速發展,于2011年成功上市。他個人曾多次入選《胡潤》《福布斯》的富豪榜。輝煌時刻,熊續強旗下的*ST銀億的市值曾一度突破500億。2018年,熊續強曾以295億元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95位,問鼎寧波首富。
如今,*ST銀億連續4年凈利潤虧損,虧損額度上百億元,熊續強一手打造的銀億集團也負債累累,正在經歷破產重整。2018年之后的胡潤百富榜上,也再也沒有了寧波首富熊續強的地位。曾經的寧波首富熊續強如今跌落神壇,*ST銀億又是否還有涅槃的可能?
四處出擊的寧波首富
銀億集團,創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高端制造、能源、新材料、房地產開發和國內外貿易為主的綜合性跨國企業,旗下有銀億股份(000981)、河池化工(000953)和康強電子(002119)三家A股上市公司。
其創始人熊續強原是寧波罐頭食品廠擔任總經理。當時,罐頭廠面臨破產危機,而熊續強臨危受命,上任一年,就帶領罐頭廠走出困境,扭虧為盈。
1994年,熊續強創立了銀億集團。
但當時房地產市場競爭激烈,銀億集團幾乎沒有立足之地。不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的十年,銀億集團開始大肆收購爛尾樓,從寫字樓、商業廣場到住宅,靠著收舊翻新,很多經銀億集團改造的爛尾項目,成為了寧波的地標建筑。而熊續強也因改造爛尾樓而出名,被稱為“爛尾樓改造專家”。
2008年,銀億集團年銷售額過百億,成為寧波最大、最知名的房地產企業。
銀億集團在房地產領域異軍突起,但熊續強并沒有想要止步于此。
他帶領銀億集團跨界進軍能源行業,四處尋找礦產資源做投資。在山西,銀億集團創辦集原煤開采、煤炭洗選為一體的煤化工企業;在廣西,銀億集團新建當時國內第一大鎂廠和第二大鎳廠。
熊續強還跑遍東南亞國家,去拓展礦產資源。
在熊續強的努力下,資源類項目逐漸成了銀億集團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2011年,銀億集團借殼ST蘭光成功登陸A股。
銀億集團上市后,熊續強意識到房地產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做出了不再繼續擴張房地產規模,而是質押上市公司股票,投身資本市場的決定。
其后,他斥資3.52億元,成為康強電子的第一大股東,之后,接連投資物聯網、生物科技、供應鏈等新興行業。同時,他還投資8.4億元將上市央企河池化工29.59%的股份也收入囊中,成為河池化工的實際控制人。
此時,熊續強已有銀億股價、康強電子、河池化工三家上市公司。2018年,熊續強以295億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95位,成為寧波首富,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
破產重組的夾縫生存
商業版圖不斷擴張,讓熊續強信心大增。
于是,他又斥資百億完成了三筆跨境收購,分別是美國的安全氣囊發生器生產商ARC、全球知名的磁簧生產商艾禮富和比利時動力總成生產商邦奇,正式進軍汽車領域。
但這次熊續強的預判不再精準,成為了后面銀億集團暴雷的導火索。
當時汽車行業低迷,熊續強收購的這些跨境企業效益不佳,根本無法完成預定業績,不但沒有為他帶來更好的收益,反而逐漸拖垮了銀億集團。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熊續強將收購的跨境公司注入已經上市的銀億股份,并讓銀億股份發行股份來收購,借此拉抬股價。進而繼續抵押,放大杠桿,繼續收購。
這一系類錯誤的決策,讓銀億集團危機四伏。房地產主業盈利有限,斥巨資收購的企業又無造血能力,讓他瘋狂的加杠桿行為難以為繼,兩個月后,銀億股份暴雷,市值300億,號稱有10億現金的銀億控股,居然還不上3億元的債務。這筆債務違約,揭開了銀億集團債務危機的真面目。
之后,銀億集團的股價持續暴跌,熊續強抵押的股票市值不斷縮水。爆倉之后,熊續強的股份也被法院輪番凍結。只過了短短247天,銀億集團就發布公告,申請破產清算。積重難返的銀億集團,經過三年多的努力,仍在破產邊緣瘋狂掙扎,面臨被退市風險。
盡管熊續強在債務危機爆發后一直努力自救,甚至公開表態:“就算所有寧波人都跑了,我也不會走。我一直對公司充滿信心。”但近期銀億集團的換帥,熊續強已經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
銀億集團破產重組的道路仍在進行中,沒有熊續強的銀億集團能否重煥生機,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關鍵詞: 敗退 敗退臺灣 敗退天羅 敗退是什么意思 敗退的近義詞 敗退臺灣有多少人 敗退臺灣的國民黨將領 敗退的拼音 當友誼都敗退 俄羅斯敗退 俄羅斯節節敗退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