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時代-群組/頻道:互聯網時代的通信及社交
1. 前言/背景
通信是人類最基礎的生產力之一?;ヂ摼W時代的通信,經歷了從即時通信到通信群組(BBS、QQ群、微信群)的變遷。不斷創新的通信及社交產品,也經歷了從映射人類社交關系,到重組信息分發及社交關系。頻道,作為邁向Web3路上對通信及社交的探索,成就了一批現象級的應用案例,代表著在以人為中心的通信方式之外,以事為中心的通信及社交正在興起。
本文以頻道為研究主題,介紹了頻道的概念,對比了頻道通信的價值及比較優勢。最后,介紹了一批重點應用了頻道理念的境內外成功產品。除了通信及社交賽道產品自發的演進邏輯,Web 3.0的前沿探索,也為頻道產品的興起提供了腳注,使我們得以從更加宏觀的角度理解用戶、理解趨勢。
2. 群組/頻道是什么
根據百度百科的對于群組的定義:群組(Cluster)是具有相同特征的某一類事物的組合。本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基本原則,可以將有相同愛好或者特征的人群集合到一起可以聊天和交流的平臺就是群組。
基于上述,我們可以總結出群組的三大關鍵詞:相同特征、集合、交流。
過往的那些能夠集合大眾的溝通平臺在不同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在早期有BBS、博客等產品,后有各種“社群”、“社區”。近來,一種叫“服務器”、“頻道”的新型溝通方式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
以下簡要概括一下“服務器”、“頻道”的基礎概念:
服務器的概念:主要目的是為創作者服務,每一個創作者通過構建“服務器”管理一個私域的空間,建立一個創作者與用戶溝通、服務、協同的通道。
頻道的概念:在服務器下,創作者和用戶基于相同興趣愛好建立不同的交流頻道,著重以“事”為中心,具備更高的去中心化特征。
形態
我們順應互聯網發展史梳理了以下脈絡:
Web 1.0時代,以BBS(網絡論壇)、博客等淡化個體意識、強調內容輸出為主要形態的社交網絡產品為主。
Web 2.0時代,以Facebook、LinkedIn等SNS產品代表開始強調個人身份、將線下真實的人際關系轉移到線上為主。
Web 3.0時代,目前尚未有一個完全是Web 3.0時代的產品,但一部分產品逐漸向Web 3.0的概念靠攏。
歷史
Web 1.0時代
Web 1.0時代(2000年前后),相較于再之前的電子郵件,這種一對一、單線程溝通的線上互通方式,BBS是更淡化個體意識,采取的是一對多,點對面的信息傳播方式。BBS實現的是分散信息的聚合,有共同愛好和特征的人群在同一個地方發帖子、互動交流,大大降低了交流成本。天涯、貓撲等都是BBS時代的典型產品,重內容生產與跟帖互動,大多數用戶是內容的接收者而非創作者。
BBS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7年的統計數據,當時的互聯網普及率只有12.3%,網民人數只有1.37億。
2007年時,天涯社區的注冊用戶就已經突破2000萬人,被稱作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聯網社區”。天涯社區誕生時,開辦了股票論壇、天涯雜談、情感天地、藝文漫筆等板塊供網民發帖討論,孵化了著名網絡小說如《鬼吹燈》、《明朝那些事》。當時天涯最大的賣點就是精品帖、連載帖,用戶可以在上面閱讀作者寫的連載,讀者可以在帖子底部討論、催更、回帖,這樣就增加了用戶的黏性。
關鍵詞: BBS時代 bbs時代是什么意思 BBS時代 BBs時代時間在2005年之前 BBs時代一個博客之前的時代 bbs時代終結 bbs時代屬于互聯網時代嗎 bbs時代網頁 bbs時代 52論壇 blog時代 網絡論壇時代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