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氈苔的奇妙之處
毛氈苔,即茅膏菜,屬茅膏菜科茅膏菜屬。主要生長于潮濕多沼澤地區的沙質酸性土壤,花小,白色或淡粉紅色,直徑最大1.25厘米,葉緣、扁平,葉表面布滿一層具腺體的毛,腺體會分泌一種吸引昆蟲的黏性物,當昆蟲被吸引前來取食時,即被葉面上可彎曲的觸毛所捕獲,隨即葉席卷,觸毛分泌酵素將其消化后,葉又張開再布羅網。
茅膏菜(Drosera),又名毛氈苔,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同屬約有170多種,此屬是在食蟲植物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群。茅膏菜的葉片為圓形,葉片邊緣密布可分泌黏液的腺毛,當昆蟲落上葉面時,即會被粘住。腺毛極為敏感,如有外物觸及,即向內和向下運動,將蟲緊壓于葉面,當昆蟲逐漸消化后,腺毛即恢復原狀。
毛氈苔生長在潮濕的巖壁石縫間,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高21厘米,粗4厘米,夏天抽出一個花莖,開著白色的小花,圓盤一樣的葉子平鋪在地面上,像一個蓮花座。它們生長在沼澤地帶或潮濕的草原上,那里的小蟲和蚊子特別多,都是毛氈苔捕獵的食物。毛氈苔中的“寬葉毛氈苔”還是我國臺灣的珍稀食蟲植物之一。
寬葉毛氈苔倒卵形的葉長0.6厘米-1.2厘米,寬約0.6厘米,有五枚白色花瓣的總狀花序,種子黑而細小。日照強弱會影響到植株體色的變化——日照充足時,葉子呈暗紅色;日照缺乏時,則呈現青綠色。葉子呈圓形,只有一個硬幣那么大,上面長著二百多根絨毛,就像一根根纖細的手指,既能伸開,又能握起來。絨毛的尖上有一顆閃亮的小露珠,這是絨毛分泌出來的黏液,散發出蜜一樣的香味。昆蟲聞香而來碰到絨毛時,絨毛上的黏液就會把昆蟲粘住,很快被抓住的昆蟲困死在里面。絨毛上的腺體分泌出大量消化液,內含蛋白酶,能把昆蟲的尸體消化掉。營養物質由毛氈苔的葉細胞直接吸收。另一種食蟲植物錦地羅也是采用這種手段捕獲獵物。
關鍵詞: 毛氈苔的奇妙之處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
- 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