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喝什么湯好? 睡不著喝什么湯好?
失眠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主要是由于長期生活習慣不當引起,還與生活、工作、家庭有很大的關系,這都是導致神經系統出現異常引起的失眠癥狀,不過失眠是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的,特別是喝湯,緩解失眠的效果是最好的,那么失眠喝什么湯好?睡不著喝什么湯好?下面就來詳細了解睡不著喝湯的好處吧。
1、洋蔥煮湯
將半個洋蔥洗凈后,切成洋蔥絲,加入480毫升水,開小火煮沸,直至洋蔥呈透明狀,喝湯吃洋蔥即可。
洋蔥富含的特有成分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和對維生素B1的吸收,從而改善因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失眠癥狀。
2、天麻豬腦湯
將20克天麻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凈后切成薄片,煎煮30分鐘,再放入洗凈的豬腦,用小火煨十分鐘,加料酒,食鹽,蔥花,味精煮開即可。
豬腦含蛋白質,多種氨基酸和磷脂,腺素,有補腦安神的作用,和天麻一起燉湯食用,可以補氣益智,改善失眠,神經衰弱,眩暈頭痛,健忘等癥。
3、靈芝河蚌湯
將20克靈芝用溫開水浸軟,清洗干凈后切碎末備用,250克和蚌肉放入鹽水中浸泡15分鐘,濾掉泥沙,用清水洗凈。瓦鍋中加清水,放入靈芝煮半個小時,去渣取汁,放入咸肉片,河蚌肉,筍片,煮至爛熟后加豆腐,青菜,料酒,食鹽,味精,白胡椒粉和芝麻油調味即可。
靈芝性溫味甘,有益精氣,強筋骨之功效,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精神衰弱等癥,和河蚌肉同時能安神補氣,健脾養胃,適宜于調理各種失眠癥。
4、苦瓜豆腐湯
準備150克苦瓜,400克豆腐,將苦瓜去皮,剖開去瓤,籽,洗凈后切片,豆腐切方塊,油鍋燒熱,放入苦瓜片翻炒幾下,再倒入開水和豆腐塊,放食鹽,料酒調味,待水煮沸后,用濕淀粉勾芡,放入味精,淋上芝麻油調味即可。
苦瓜性寒味苦,可清暑解毒,降糖降壓,和豆腐一同熬湯食用可以清心瀉火,平肝安神,適宜于治療心火熾盛所致的失眠癥。
5、竹蓀蓮子湯
將25克干竹蓀用冷水發好洗凈,剪去兩頭,切成斜塊,放入冷水中浸泡,新鮮蓮子60克,用冷水浸泡,然后將6克枸杞,50克筍片洗凈,和竹蓀,蓮子一起倒入鍋中,加水煮沸,再放精鹽,味精,芝麻油調味,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蓮子為治療心悸,失眠常用的藥食兩用佳品,其中所含的蓮子堿,芳香苷等成分有鎮靜作用,和竹蓀煮湯食用,有清心降火,滋陰安神的功效,適宜于治療心火熾盛型失眠癥。
6、歸芪大棗雞蛋湯
將兩個雞蛋煮熟,當歸(6克),黃芪(30克),桂圓(6個),大棗(12個)洗凈,全部食材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開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約30分鐘,加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此湯益氣養血,寧心安神,適宜于調理心脾兩虛型的失眠癥狀,對有貧血,心悸,疲勞綜合癥者尤為適宜。
7、枸杞芡實烏龜湯
將烏龜宰殺洗凈,切成4大塊,放入鍋中焯去血水后洗凈,豬肉200克洗凈,枸杞5克,芡實30克,去核蜜棗19枚,陳皮10克洗凈,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食鹽,料酒,味精,蔥,生姜和適量清水,開小火燉至龜肉爛熟即可食用。
此湯補腎養心,滋陰安神,適宜于肝腎陰虛型失眠人群食用。
8、荔枝大蝦湯
將25克蓮子用水泡軟,8只大蝦和25克干荔枝肉洗凈,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燉至熟爛后,加蔥花,食鹽,料酒,醬油,味精調味,淋入芝麻油后食用。
荔枝具有益心寧神,填精髓,養肝血,止煩渴功效,和大蝦同食,能起到溫補腎陽,益氣養血,寧心安神的功效,適宜于調理腎陽不足型失眠癥。
9、預防失眠的方法
1.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電腦操作者不宜一邊操作電腦一邊吃東西,也不宜在操作室內就餐,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電腦鍵盤接觸者較多,工作完畢應洗手以防傳染病。
2.注意保持皮膚清潔
應經常保持臉部和手的皮膚清潔,因為電腦熒光屏表面存在著大量靜電,其集聚的灰塵可轉射到操作者臉部和手的皮膚裸露處,如不注意清潔,時間久了,易發生難看的斑疹、色素沉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皮膚病變,影響美容與身心健康。
3.注意補充營養
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全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平時可多飲些茶,因陋就簡茶葉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質,有吸收與拮抗放射性物質的作用,對人體造知功能以及遺傳基因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4.注意正確的姿勢
操作時坐資應正確舒適。應將電腦屏幕中心位置安裝在與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線上,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最好使用可以調節高低的椅子。在操作過程中,應經常眨眨眼睛或閉目休息一會兒,以調節和改善視力,預防視力減退。
5.注意工作環境
電腦室內光線要適宜,不可過亮或過暗,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在熒光屏上而產生干擾光線。定期清除室內的粉塵及微生物,清理衛生時最好用濕布或溫拖把,對空氣過濾器進行消毒處理,合理調節風量,變換新鮮空氣。如果是在家中進行電腦操作,也應盡量參照心個條悠揚,并使用防護屏,以最大可能地減少電子輻身對人體的危害。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