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痛風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食物痛風病人不能吃?
導致痛風的原因是什么
1、肥胖
飲食質量越高,其患痛風病的可能越大。數據顯示,痛風患者的人均體重高出標準體重的百分之十七點八。同時人體表面積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所以肥胖是不健康的。
2、年齡
痛風的發病亦有明顯的年齡特征。痛風大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男性,是常見的炎癥性關節炎。原發性痛風以中年人為最多見,40~50歲是發病高峰。
3、基因遺傳
原發性痛風是一種先天性代謝缺陷性疾病,因此可以遺傳。痛風的遺傳方式一般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部分為X連鎖遺傳。
4、高脂血癥
相關數據統計,有高甘油三酯血癥及高膽固醇血癥現象的患者占痛風人群的75%到84%。因此為了緩解病情,應當減輕體重,達到生理體重標準,適當控制飲食,降低高脂血癥。
5、飲酒
長期大量飲酒會造成血尿酸及血乳酸增高。從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日常飲食攝入過多高蛋白、脂肪和高嘌呤的食物,也會導致體內嘌呤增多,血尿酸增高恐誘發痛風病出現。
6、長期服用控制尿酸藥物
患者在進行痛風治療時通常會服用一些促進尿酸的藥物,但要警惕其對我們腎臟帶來損傷,同時某些藥物會影響體內尿酸的正常排泄,令痛風病發作。
哪些食物痛風病人不能吃
1、少吃高果糖食物
痛風患者的“敵人”除了各種含嘌呤的食物外,還有含“果糖”的食物。
痛風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較高的水果。因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會導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此外,有的飲料中會添加“果葡糖漿”。因此,痛風患者食用前要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少吃含果糖的食物。
2、痛風少吃調味料
痛風患者都知道要少吃海鮮,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蠔油、鮑魚汁、海鮮醬、香菇醬、濃縮雞汁等食品調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
這些調味品常常是一些動物、海鮮等經過提煉、濃縮加工后的成品,其嘌呤含量非常高,食用這些調味品烹調的食物后,可以短時間內迅速升高體內的尿酸水平。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則會導致痛風的發作。
3、咖啡濃茶加重痛風
濃茶水、咖啡等飲料本身不會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們有興奮自主神經的作用,加重痛風,也可能會誘使痛風急性發作,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飲用。
4、痛風別喝葡萄酒
都知道痛風患者不能喝啤酒,因為啤酒中有嘌呤。不過有些人認為紅葡萄酒里沒有嘌呤,痛風患者可以喝,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酒精對痛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酒精會促進嘌呤吸收,即便紅葡萄酒和白酒中沒有嘌呤,跟其他含嘌呤的肉類一起食用也會加重通風。另外,酒精可增進尿酸排泄,增加痛風或高尿酸風險。
5、少吃種子類食物
許多人會認為說,既然葷菜中的嘌呤含量較高,那么選擇素食總歸是不錯的選擇,但選擇蔬菜亦需謹慎。花菜、菠菜、菌類及植物的種子、干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覷,仍因控制攝入量。
6、痛風少吃西紅柿
中醫專家提醒,患有痛風的人最好少吃西紅柿,不然病情反而會加重。中醫認為痛風發病原因多由寒濕引起,所以痛風患者應注意多吃些能減輕和消除寒癥的溫熱性食物,而西紅柿則屬于涼性食物,還是少吃為好。
7、痛風要少吃粗糧
痛風患者忌口的食物除了常見的海鮮、動物內臟、肉湯外,主食不應該選用粗糧,如玉米、蕎麥、全麥片等。因為這些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對較多,過多食入會引起血尿酸升高。
8、少吃內臟和魚類
痛風性關節炎無論急性發作期還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應長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沙丁魚、鳳尾魚、鯖魚、小蝦等。這些都是痛風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9、痛風吃火鍋多喝水
防痛風吃火鍋要多喝水,清淡的茶水也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最好還是多喝純凈水或是普通白水,大量飲水有利于尿酸的代謝排出,對于緩解痛風有益。
10、痛風飲食要低蛋白
痛風患者多選用牛奶、奶酪、脫脂奶粉和雞蛋的蛋白部分。因為它們既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能夠提供組織代謝不斷更新的需要,又含嘌呤甚少,對痛風幾乎不產生不良影響。酸奶因含乳酸較多,故不宜飲用。
關鍵詞: 導致痛風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食物痛風病人不能吃?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 06-14
- 06-14
- 06-14